读《战争的面目》心得体会
《战争的面目》是英国军事史学者约翰.基根的成名作,作者选取不同时代发生在同一地区的三场经典战役:英法百年战争中的阿金库尔战役、拿破化仑与英普军队的滑铁卢战役,第一次战中的索姆河战役,解读了真实的战争是怎样进行的。
通常大家想象战争,经过多人商讨,总指挥拍板,形成一个周密的计划方案,层层传达指令。可真实的战争现场不可预料,所有作战计划都可能在现场被打乱。加之战场上炮火、鲜血、横尸等常人难以触碰的场面,别说听从指令,能够稳住阵脚就不错了。
因此,在战场上要想取得胜利,要想实现突破,不但要有物质上的充分准备和理性的控制,还要巧妙运用人的心理,人的团队意识,人的合作意识,人的复仇心理等等由人性引发的种种情绪。
比如说在滑铁卢战役中,除了拿破仑自身纠结的个性特质外,还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已失去了年轻时的冲劲和激情,失去了满满的自信,最后在要不要动用自己的自卫队进行了抵抗还击的时候,从产生这个想法到最后决定动用,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失去了最佳的战机。
也就是说,战争的溃败,是从拿破仑自信的崩溃开始的,他不再相信自已一定可以胜利,他对自已产生了质疑,所以战争的失败是有前兆的。
说白了战争的本质还是意志的较量,就看谁先崩溃,归根结底还是人性的较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