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日活?
作为一个创业者,如果你每天挂念着那些虚荣指标——单纯的DAU 、浏览量、App 下载量、注册用户数、登录次数等等,那么你真的应该是时候喊停了。
日活是什么?根据百度的定义,活跃用户是相对于“流失用户”的一个概念,是指那些会时不时地光顾下网站,并为网站带来一些价值的用户。与活跃用户相对应,流失用户是指那些曾经访问过网站或注册过的用户,但由于对网站渐渐失去兴趣后逐渐远离网站,进而彻底脱离网站的那批用户。活跃用户用于衡量网站的运营现状,而流失用户则用于分析网站是否存在被淘汰的风险,以及网站是否有能力留住新用户。
引自网络每一个公司所公布的 DAU 数据计算方法都不一样。使用类似于用户登录这种最低限度的指标来定义「活跃用户」是很危险的,它会使得你被新闻炒作的结果所蒙蔽,而无法看到用户使用 App 的真实情况。针对不同应用,不同的目的可能定义不同的活跃标准,下面举几个栗子:
-游戏应用:用户进入游戏环节算活跃;
-媒体应用:用户主动打开应用进入信息列表,并进行内容查看、点赞或者评论等互动行为。
-被动打开的应用:比如应用锁、杀毒软件、桌面应用等,只要其为用户提供了服务,就应该算是活跃,因为这个时候其具备实际的价值。
- 社交应用:产生社交互动。
-综合型、本地化服务应用:用户重复使用的操作,而不仅仅登录;
引自网络除了日活,用户运营的指标还有哪些?
1、DAU ( 日活 ,Daily activite user) 、WAU(周活跃用户数) 、MAU(月活跃用户数)
2、SoU( 用户黏性, 即用户活跃指数):Stickness of users = DAU/MAU, [s'tɪknes]
// 是对一个网站在某一时点的静态描述。这个值越高,说明用户更加活跃。假设在1月1日SoU1=0.1,1月30日SoU2=0.5,这对网站来说是好是坏呢?毋庸置疑,一定是好事,因为用户黏性在增加。
3、DoS ( 用户黏性发展指数 , Development OF Stickness =SoU2/SoU1 )
// 是对一个网站在某一时间段的动态描述。当DoS>1时,表示用户黏性在提升,并且该数值越大说明用户黏性提升越快;
// 比较的周期应该是一致的,比如周黏性发展指数、月黏性发展指数。
3、留存率:留存用户/新增用户,可以分为日留存率、周留存率、月留存率等。以月留存为例,当天新增了10000用户,经过了1个月之后,该批用户还剩2000用户,则其月留存率为20%。留存率越高,说明用户认定该产品的价值越高,不愿意卸载。
引自网络淡化DAU,探索用户真正的使用行为
有了某些外部因素的助力,你的 DAU 可能会在早期增长迅速,但是在发展到了一点的阶段之后,你的 App 的增长就只能依靠其功能的吸引力。媒体的报道能够吸引眼球,但是不会帮你留住用户,你需要自己创造用户粘性,切实地改善自己产品的用户体验,并且让它变得极具粘性,你需要从自己的增长目标出发去定义「活跃」:
找出何种使用行为以及用户特点(用户生活或者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东西)能够提高用户留存率,让用户对于你打造的产品功能爱不释手、欲罢不能,然后根据这个来定义自己产品的活跃用户。一个用户使用频率特别高的功能。一旦你发现了它,就用它来定义你的活跃用户的行为。否则,一味地使用 DAU 指标,你也许会遭遇相当棘手的问题。HOW ?
1、做一个用户粘性的全盘审计,真正理解用户行为,观察用户在一段时间内多次进行的多种操作,对于 App 中的每一个功能都审视一番,看看用户重复使用它们的频率,挖掘 App 对于用户的核心价值。结果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有些时候你的 App 对于用户来说真正的核心价值并非你当初设计好的那些;
2、重视用户的意见反馈,不断地实验,尝试使用新东西去找出真正能够吸引用户的要素,然后持续运营(拉新、促活、留存、转化)。
引自网络结论:
当你找出了那些能够吸引用户重复使用并且最能预测出用户长期留存率的功能,你就找到了一个整个产品团队该为之努力的支点。这是多么美好的有活性的生态画面:用真正能够反映用户行为的指标来重新定义「活跃用户」,进而建立起一个能够不断激励产品团队的结构,你的 App 开始往一条正确的道路上狂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