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是一个比较抽象概念。我一直对这个概念没有太多的认知。
认知中!经过这半年的阅读、写作,我才逐渐习得了这个概念。
并且我认为元认知能力是我们应该掌握的最重要能力。
特别是在投资交易世界里生存,以及情绪管理等方面,元认知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
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J.H.弗拉维尔提出的概念,即对认知的认知。
还是觉得没什么收获对不?
举个例子,“我很生气”与“我知道我很生气”。
前者是本能,后者是元认知。
柏拉图在两千多年前讲过一个战车寓言:
我们的身体就好像是一辆战车,我们脑子里住着三个自我,一位车夫,一匹白马,和另外一匹黑马。
简单讲,黑马管本能,白马管情绪,车夫管理性思考。
这里的车夫可以与元认知划上等号。
要想让我们的人生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就必须提高元认知能力,让车夫掌控战车,实现行稳致远。
那么,如何提高元认知能力呢?
一、学会冥想。
冥想也可以称之为一种刻意练习。
稳坐中!佛法里面有不同的称谓:打坐、禅修、内视等等。
方法非常简单:
1.找一个安静的地方;
2.用一个舒服的姿势;
3.闭上眼睛。
4.把所有的注意力关注到你的呼吸上。
……
仔细体会呼气、吸气的全过程,察觉胸腔的起伏,大脑中念头的起起落落,身体各个部位的感觉……
于我个人经验而言,每当我感到着急、焦虑或者眼睛酸涩的时候,我就会闭上眼睛,仔细体会这些不舒服和很难受给我身体带来的变化。
大脑中纷纷扰扰的念头,窗外的车水马龙,手机的新消息提醒,都让我们很难集中注意力。
然而正是这种“不容易”,才是整个刻意练习的核心,我们的元认知在被激活。
我们反复用元认知去调整注意力,把注意力集中放到一个地方。
我们可以把这种冥想练习比喻成锻炼大脑肌肉。
就像玩哑铃可以让我们的肌肉变粗一样,冥想会让我们的元认知能力越来越强。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冥想能够增大人们大脑皮层表面积,沟回增多。
事实上,抛开宗教的神秘色彩,我们可以把冥想想象成一种简单、朴素的大脑体操。
二、培养自己的兴趣。
有一个比较悲哀的事实是:
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没有自己真正喜欢的做的、有意义的事。
人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时,很容易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
全神贯注是一种刻意练习元认知的有效方法。
当然被动地进入全神贯注状态对提高元认知能力是没有裨益的。
动地消耗注意力资源比如,玩游戏、看小说等无益于提高某项技能,也无法帮助我们感知身体和心理的细微变化。
拿写作这个兴趣爱好来说,当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输出状态时,元认知彻底放松,注意力全部用来感知大脑中的念头、逻辑整理、键盘敲打声、文字组织等。
我每时每刻都在修正自己的表达、思考和逻辑,逐步达到比前一刻更好的地步,最终这些技能会内化成我的下意识行为。
每次这样的全神贯注都是调动元认知过程,当我们一点点变好的时候,写出的文字有人认同并赞赏时,幸福感会油然而生。
这种感觉就是价值感和归属感。
三、感知情绪。
元认知这个概念对我帮助最大的是情绪管理。
有人认为所谓的情商就是情绪管理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那些无法控制情绪的人,不仅做不成任何有意义的事情,还常常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将他和周围的人炸得片甲不留。
研究和观察表明,控制情绪几乎是徒劳的。
感知情绪、认知情绪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出路。
而这一过程就是调动和训练元认知的过程。
回到文章开头我们说的那个例子:
“我很生气”和“我知道我现在很生气”。
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普通人处于前者,则接下来的每分每秒都可能爆发,然后做出让自己后悔不已的冲动行为。
后者则是调动了元认知能力,感知生气的每一个细节。
从一个外人的视角观照情绪给自己身体和心理带来的细微变化。
从情绪中抽离出来,不把情绪与当下的自己等同,不压抑也不认同,静静地陪伴它就好了。
所谓情绪来了,背后的原因是某种需求未得到满足。
比如,自主决定权、安全感、尊重、认同等需求受到威胁。
想明白这些之后,用上帝视角怜悯、同情、理解、信任那个困在情绪中的自己。
然后再把注意力放在那个引发情绪的问题上去。
能解决就去动手解决,不能解决的话,生气也没什么用。
于是,每一次认清情绪的来源,就是一次元认知能力获得锻炼的重大机会。
感知情绪锻炼的机会越多,元认知被激活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最后所谓的冷静、理智,绝对不是压抑怒火或者控制情绪,而是一种想明白之后,习惯成自然的结果。
———本文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