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01
在电子网络手机流量数据充斥的时代,纸质书和书店确实面临极大的挑战。
《岛上书店》这本书之所以吸引人的最大亮点,即是这是一本关于书,读书,书店,出版社以及读书会。
故事的起承转折结合,每一部分都和“书”有关,每个章节的名字就是一个短片小说的题目,而且和本章还有关。
这大概也是本书吸引人和趣味所在。作者是在读过多少书,又多么爱读书才能把这些“书”都关联起来。
02
作者是毕业于哈佛英美文学系的90后女作家。
这本书是献给她的父母,他们用书丰富了她的成长历程。
还要献给那个男孩(不知道是哪个?嘿嘿),多年前的冬日送了作者一本《佛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短篇集》。
从开篇到每个章节的题目,甚尔每段每句都是“书”和作者。书中的精彩片段都有“书”的摘录引用。
再没有一个作者像这样写书了,这或许就是她的成功之处。
或许有作者的小心机在里面。在接受采访时,作者也说是为了纸质书重回读者手中,让书店生意不再萧条。
我想爱读书的人爱的更多还是纸质书。
虽然纸质书和电子书内容一样,虽然我这次读《岛上书店》是京东买的电子书,虽然电子书比纸质书便宜,但我还是更喜欢纸质书。
刚开始都电子书,我找不到目录,一股脑地往过翻阅,很不爽,想反回来再看看某一段落也很费劲,也不能做笔记,勾画,虽然后来都找到了这些功能,还是很不喜欢。
感觉始终是冰冷的,像面对一个冷美人。
还是喜欢纸质书可以实实在在翻过一页,一页,整体的书本握在手中,想怎么看怎么看,想怎么翻怎么翻,就像身边的亲人,可以抚摸拥抱。
而电子书好像是电视上的偶像虽然也很喜欢,但终究止于视觉,远远地不能亲昵自然的拥有。
所以我更爱纸质书。
03
闲聊一下这本书的译者之一,孙仲旭先生,实在可惜。得抑郁症自杀了,年纪轻轻,英年早逝!
深深地被抑郁症这种病吓到!
不明白人为什么会得这种讨厌的病,还要自杀!
父母创造生命本不易,又含辛茹苦地拉扯大,最终还要自己了结自己的生命!搞不懂!
好死不如赖活着,人生苦短,且活且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