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假期一晃而过,转眼间就没有了。时光匆匆而过,感叹,感慨这日子过得真快。
经常调侃的一句话:“不是嫌开的太快,而是嫌飞的太低”。提速、加速,迅速,这或许就是现在生活中最常用的词,可是过得这么快有什么意义呢?
发现三天啥也没干,发现三天转眼间就没有,发现三天的假期好像无所事事,发现……,对,时间就是无情,就是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就是说一不二,能咋地?
苏轼嘉祐六年经过渑池写了一首《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以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时间能够留下什么?时间只能沉淀那些挥之不去的记忆以及对之前一切的哀思。
也许人就是这样,往往在最不顺、最背、最丧的时候总是喜欢回忆那些之前的美好,可是之前的美好已经过去,也只能停留在记忆中,不会因为什么,所以什么,更不会所以如何,就如何。
三天都做了什么?其实真的什么都没有做,还不如平时的效率高,睡醒一觉已经好几个小时过去了,一个人冷冷清清的,看着书架上的书,总觉得,也总认为该读书了,可是总是没有动力去读,有些想抄写的文字,总觉得该抄了,可是总慢慢悠悠的磨蹭,时间就如此一晃而过,转眼间,天黑了,又要想该吃什么,天啊,时间就是过的如此的飞逝,又好像什么也没有干一样。
其实不然,读书,写字,抄书,其实一样都没有少,只不过是没有感觉罢了。
书,确实是用来,只有慢慢的读,慢慢的细品,才会知道写的什么,即便是简单的翻上几页,看上几行,记住一句话,明白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是一种积累。书,其实没有好坏,只有会不会用,能不能用,可不可以用。
看着一摞一摞的书堆积在书架上,而且还是不断地在增加,避免不了会焦虑,焦虑自己什么时候可以看完这么多书啊,焦虑自己能不能看完这些书啊。当看书已经成为一种压力的时候,本身就已经失去了看书的意义。
饭,是一口一口的吃进去的,书,是一本一本,是一点一点,是一页一页的看出来的,从有到无,从厚到薄,慢慢的积累的过程,而不是一口气看完,一口气读完,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很严重的误区。
确实,可以一下子看完,不就是翻嘛,那样的看,其实就是一个翻的时间,书是看完了,可能什么也没有记住,什么也没有学到,然后来一句话:“什么破书”,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了看书的兴趣。
抄书更是如此,每天抄不了多少,但是一字一句地抄着,有时候也会烦躁,也会抄不下去。办法很简单——不抄了。放弃还不容易嘛,只需要一个念头,直截了当地搞定。
当然了,平静一下心情之后,还是要抄的,不为别的,最起码的努力还是有的,即便是明知道是浪费时间,大好的光阴就这样一点点的流逝了,有时候也会后悔,也会懊悔,会想:“这是干嘛啊,图个什么”
如果做什么事情一定要一个目的,那可能抄书是最没有目的的一种,没有之一。
其实,安安静静地做个抄书人,在抄中学,在抄中记,在抄中感受时间的流逝,也是一种很不错的享受生活,有烦忧,有困扰,有忧愁,有不甘,……,总之,有着各种各样的心情会出现。至少,能够坚持,不论得到什么,不论是好,是坏,至少这件事做了,做了其实就是一种意义。
加油,抄书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