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勤记·566:成长驱动
“我的事情不用你们管,我会自己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都说青春期的孩子,敏感、任性、叛逆,听不进父母焦虑式的唠叨,如果按她自己讲的能管好自己,父母倒省事了。
可真的是这样吗?
“等一等,我就玩一伙。”
这句话,估计孩子自己也说出茧了。
“好!那就等一会儿。”
“静待花开”,理性的父母,谁不是这样,被智慧父母的教育资讯中,练就一番钢铁般意志的呢。
可这一伙就是两个小时。
在手机面前,很少有人可以独“律”其身。
再好脾气的父母,也会说一些“绝情”的话。
“你自己看着办,不努力,以后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是想轻松一点,还是要幸苦一点,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嗯。”
孩子依旧我行我素,未来生活怎么样,不是现在考虑的,在蜜罐中长大的孩子,那会知道居安思危。
父母的脾气还是上来了。
道理说不清,只能通过爆发,来完成一次威慑。
国与国之间的相处,不也是如此吗?
既然把别人对你的相敬如宾,当成自己变本加厉的砝码。
适当的惩戒,才能打破理所当然的一切,这样的经历才能让人学会反思。
那假设反思真的如父母所愿在孩子身上发生,孩子自此走上自驱成长之路吗?
大概率在“硝烟”平静之后,一切如常。
自驱成长,为什么那么的难?
我们知道玩物丧志,但往往欲罢不能;
我们知道读书的千番好,但身体却格外的诚实。
说教不是没有用,而是常常不管用。
因为体验不入心,认知受局限,我们都很难为自己装上成长的驱动器。
驱动,需要外在的动力,内驱的激发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匹配,来自外在任务的要求。
找到成长的意义,就不会因为无聊而陷入自我放纵中。
人生不是眼前的苟且,主动投入学习和工作,都是让我们成长的驱动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