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之所以出现如此之大之多的文字狱,主要还是和清朝建立政权的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都知道清朝是以满族为首的政权,而明朝则是以汉人为首的政权,清朝这个政权建立的时候,也自然遭到了明朝社会百姓的强烈反对。所以在清朝推翻明朝的统治时两族的文化出现了很大的冲突。
这种排斥心理尤其在当时的文人之中有着很强的扩散,就比如当时的学者庄廷陇,作为明末时期的臣子,对于清朝的统治是十分的反对,于是他就效仿左丘明撰写《国语》的事迹,来了一波模仿秀,编著了《明史》,在这本书中。
那些文字有多“荒唐”呢?比如在《制艺序》里,他发现只写了丁亥干支,而没有顺治的年号。对出版人来说,这也许仅仅是个疏忽,但在那时却是“目无本朝,阳顺阴违”的大罪,这个大学士不知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反正如获至宝地立即上疏皇帝定罪,胥庭清、史树骏、缪慧远等发起编书的有关人员一个也没落下,“皆置于法”。
从此以后,清廷制定了一个言论审查制度,经书诗词之类的,必须经过政府指定的官员审查、校阅才准出版发行,其他杂书禁止出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