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3日 星期一 晴 19-32°
“呀,呀!太烫了,我端不成!”女儿吱哇叫着,把发红的手指放在嘴里吮。
“爸爸,你把碗往中间挪挪,太烫了,我端不了。”看到爸爸从房间出来,女儿请求帮助。
爸爸伸手去端,却突然停下来说:“我不端,你自己想办法,如果这次我帮你端了,你永远学不会如何把碗往中间挪。”
女儿吮着手有点吃惊的望爸爸,爸爸没有理会,进了厨房。
中午,我包馄饨,馅是上班前盘好的槐花牛肉馅。下班后去超市买了馄饨皮,进家门洗了手就坐下来包。原本,包馄饨对于女儿来说不是难事,她在家一个人完全可以轻松搞定。但上午有网课,还有英语口语考试,她没有时间。
下课后,女儿从房间出来,站在餐桌前伸着懒腰看我包馄饨。爸爸回来了,讲着电话进了房间。我让女儿赶紧开火烧水,先把馄饨料碗准备好。包元宝大馅馄饨我最拿手,锅开的时候,已包好了30多个。女儿在厨房也备好了料碗,碗底放上葱花、紫菜、虾皮、鸡精、盐、白胡椒,就等着我把馄饨煮好,往大碗里一盛,再滴上几滴香油就可以上桌了。
我煮馄饨,女儿站旁边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我盛馄饨,女儿拉开厨房的门给我让路。我把满满一大海碗馄饨用洗碗布垫着端到餐桌上,女儿取了小碗和勺子坐下来,嫌我放的馄饨碗不在餐桌正中央。反正吃的时候还要分盛到自己的小碗里,大碗放哪儿其实无所谓,我到厨房接着包馄饨、煮馄饨。
女儿讲究完美,用一双嫩手去端大碗往餐桌中间挪,碗没挪走,手却被烫红了。
爸爸到厨房拿了双筷子,回餐桌边坐下,最终还是自己动手把大碗挪到了中间。“遇到事情,不会多想想办法?就会站在那里叫!叫叫就学会了?你不会去厨房拿个洗碗布垫着端?”
女儿瞅着爸爸不说话。把装满食物发烫的大碗从餐桌边移到餐桌中间,一尺不到的距离,十秒钟用不了的操作,不需要什么高难的技术,对于19岁女儿的求助,爸爸不解风情。就像女儿撒娇:爸爸,我要吃那个。爸爸:你没长手,不会自己拿!
“来,给你盛,要几个?”爸爸拿着勺子问女儿。
“不要!别给我盛!”女儿捂着自己的碗说:“要不我永远学不会如何盛馄饨。”父女俩较起劲有一拼。
我从小一直被姥姥保护的很好,除了学习,很多事情都不会做。记得上高中住校时,我还不会自己拌面条。在家吃饭,每次都是姥姥拌好了才把饭递给我吃。而今我已是50多岁的人了,仍不大会用筷子,从小用勺子吃饭,没有人强调非得学会用筷子,我拿筷子的姿势和握笔是一样的。我出差时也一定会带把勺子,怕出门在外没有勺子吃饭不方便。聚餐时,常被人问起婆婆家在哪里,坊间有传说:筷子拿的靠下,嫁的近。而我的婆家却远在千里之外。
姥姥把我养大,悉心照顾我,没有刻意传授什么生活的技能、绝招,也从来没有担心过长大后不会干这个,不会做那个,她只是做,用无言的爱演示生活。我成为母亲之后,以前不会做的事情,无师自通,做的很好,把女儿养的活泼健康,并没有影响什么。
做,比定规矩、提要求、说教更有效。我用姥姥爱我的模式,只传递爱,影响女儿主动跟着我学会了做许多事。我常常在女儿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她把我给予的关心和爱,千倍万倍的回报我身上。给女儿一滴水,却拥有了一片海,爱她就是爱自己。
儿女能在父母身边朝夕陪伴多久呢?父母能亲手为上大学的女儿端几次碗,做几次饭,梳几次头,洗几次衣呢?时间无限,岁月有终,有生之年,静静的看着女儿在面前故意撒娇玩赖,耍横卖乖难道不是一种稀缺的幸福吗?
女儿面前,我只是妈妈,有血有肉有温度。而爸爸在女儿面前,却是“父母呼,应勿缓”的老子、“你应该这样做”的老师和“你要动脑子”的智者,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家是柔软讲爱的地方,有时甚至会软到没有原则,软到我就是想吃你咬过的那块馍。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想拥有森林,就要学会用心去爱一棵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