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时开始跑步,很快发现跑步对人外在和内在都有较大的改变。一方面觉得庆幸,另一方面觉得如果十年二十年前就开始跑步,人生可能会有更大不同。
45岁正式练书法。虽然从小开始,就有钢笔字粉笔字的练字经历,但那只是浅尝辄止的练而已,和这一年的状态完全不同,时间精力投入多,也觉得有意思。于是又开始假设,假如在更年轻时投入,如今估计字已蔚然可观。
可人生没有假设,在什么年纪做什么事,并不完全由自己做主。十年前,我觉得生活重心完全在家庭和孩子,忽略了自己的进步和成长,因而欲突围欲改变。可是,十年后,我发现比以前更为投入家庭生活,亲密关系价值熠熠生辉,苦痛也成了“有意思”;更有意思的是,心态变化出人意料:不刻意挽留,能全力投入,也能做好随时转身离开的准备。
最近,孩子考试滑铁卢、感情纠纷扑簌迷离,老父亲老母亲痛心疾首,又失望又担心。朋友一语道破天机——你们不过是寄希望于下一代,希望他们能少走点弯路,少浪费点时间,所以经常会喋喋不休给他们灌输、讲道理。
可是没用,孩子们没走这样的弯路,就一定会走那样的弯路。什么年纪做什么事都是完美的假设而已,但是和我们一样,哪里会有假设呢?
今日的一点小感慨,如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