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 is more | Slow is fast
少即是多 | 慢即是快/欲速则不达
“去掉那些形容词,剩下的就是事实了”。源自《杀死一只知更鸟》
同样,去掉那些不必要的身外之物,就是生活了
人生活所需,身体所需远比自己想象中要少的多。
一箪食,一瓢饮,足矣。
人们极尽全力地满足口腹之欲,填充肚子,却忽略了脑子。大腹便便油光满面,精神食粮却最匮乏。
我自觉读书甚少,以前不自知,现在倍感悔悟,正在加大阅读量。也想做到“知行合一,终生学习”
古人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以前我也会扼腕叹息“大学那么多时间怎么不多去兼职,积累社会经验,可以出社会后少走弯路”“那么多时间怎么不多读书真浪费”“怎么没去好好谈恋爱”。
关于过去我们无力改变,珍惜当下。“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我甚至觉得我25岁才开始我的一生,之前都浑浑噩噩度日,被裹挟着前行,直到二十多岁才自我意识觉醒。我以前一直会很自责,觉得自己落后了同年人一大截,大家都按部就班地结婚买房买车,家庭事业有成。但那都是以前觉得。
对于“什么年纪应该做什么事”的理论,我可能算是失败者。但这不是我的理论。谁愿意遵循谁就遵循去吧。别来指责我。正如我的签名语“每朵花都有它盛开的时间”
意识越觉醒,我可算越来越自在,在“本该结婚的年纪”,我甚至都不想恋爱了。我自认为自己还没准备好。我曾经以为自己准备好了。
一来我觉得一个人也很开心了,如果两人在一起没有1+1>2的快乐,我更愿意一个人。
其次,比起说要找对的人,把自己活成对的人更重要。
最近听闻喜欢的人分享,直到现在碰到对的人,才知道的错过的就是错过的,不觉得遗憾。
“懂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你不真懂,不是自身经历体会的道理,总是浅显易逝的。自己切身体会感悟才会深刻。
我真心觉得先把自己给整明白了是所有事情的前提,你甚至都没有准备好,仓促结婚,仓促生娃,为一直攀升的离婚率添砖加瓦。
你有原生家庭的问题只寄希望于婚姻能够解救你,你甚至都没去了解自己,不主动治愈自己,你的原生问题又会继续延续下去。然后责怪童话都是骗人的,人心都是复杂的,成人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呐。
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人不复杂,只要你愿意简单。
----Less is more | 少即是多----
I think people who multitask pay a huge price. (Charlie Munger)
----Slow is fast | 慢即是快/欲速则不达----
我为急躁付出过挺多代价。深感慢慢来比较快的道理。
人其实就如一台计算机,我为了快速处理事情,打开过几十个浏览页面。结局可想而知,电脑卡顿,最终浪费了更多时间。耽搁了事情的处理。
所以我现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当下不需要的全关掉,即使待会需要,再打开也比卡顿后耽搁的时间快。
生活需要“断舍离”,身心皆是。我们太快了,一直在追赶着向前,偶尔应该慢下来。这次突发的疫情引发了很多感悟。所有人也被迫慢下来。那些以为非立马做不可,耽搁不起的事,即使没做地球也在照常运转。
疫情期间终于把《瓦尔登湖》读完,也正好符合了这个情景。
“通常,大部分的东西都是没用的摆设”
“一个人富裕的程度如何,就看他能将多少事情放得下”
以下是所感所得:
“当下所读最喜欢的书籍,如同发现了一位跨时空跨地域的知己,惊讶于太多相同相似之处,不过梭罗却是更优秀的生活家,体味更深刻,而我读着只是频频内心点头:对对对,正是这样。读时脑海会浮现许多画面感,如同体验到瓦尔登湖畔的小段生活。
而当下的自己不正是么,因为疫情一个多月在家的悠长假期,曾在城市的时候快节奏的生活停下下来,一直被推着走,不敢停下怕被抛下;在乡村却自然而然的慢了下来,不再是以一小时一小时而间隔排满当的行程任务,多了更多思考的时间。却体会到了生活的意义。很多时候人们追求更多更好更丰富,以为这既是幸福,其实正好相反。
关于时间安排,一直不喜欢吵闹的环境,偶然的聚会狂欢除外,如果每天的闲暇都用来翻炒八卦确实觉得还不如一个人呆着,别人喧哗娱乐的时候我更愿意躲开一个人读书,在大家眼里我会显得格格不入,但是却远比去融入更内心充足,‘’如果我得像一只蜘蛛一样整天躲在阁楼的一角,只要我还有思想,世界对我来说还是一样地大。‘’人如果把目光转向内心,会发现有更广阔的未被探索的疆土。
关于食物,其实人所需要的食物远比想象的要少得多,人们忙于填充肚子却忘了填充脑袋。
起初为了增重没有克制饮食,当觉得够了实施了一次24小时禁食
(我并不是一个自制力很强的人,美食当前尤是,不过本来也想着增重,所以也没加以克制,直到肠胃开始提出警示,觉得难受。也因此禁食过24小时。当然也收到家人的催饭及询问“快来吃饭”“是不是病了”,之前为了省去这个解释的麻烦,到点吃饭也没管饿不饿,犹如进食的机器)。也不会觉得饿,想把肚子空出来。这样其实会舒畅很多。正如“安息日”,我们一直赶路,其实花一天时间什么也不做会让我们走得更快。
物质充盈的人们大快朵颐胡吃海塞不再是因为饥饿或身体所需而进食,所以那大腹便便肥头大耳都是虚空的产物,不如停下来一天两天不饮食,清空一下你高负荷的胃,让繁忙的它得以片刻喘息,你会感觉连同整个身体都变得更充实舒适,而我现在就在这么做,往我所要的知行合一 往前再迈一步
也体会到“一天既是一年,一年类似一生”,我们的生命在春夏秋冬交替的齿轮里其实滚动不了多少年,何其短暂,为什么不去过自己想过的一生。”
从乡村返回城市,同样是居家隔离的日子,看上去一样,但是却大不一样了。
在乡村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慢下来,连同走路的步调都是慵懒且缓慢,是一种舒适的闲暇;返回城市,也不知急着做啥事,就是觉得很有紧迫感,可能源自环境可能源自心态。最大的不同就是阅读时长减少了好多。几日不读书,又恢复了浅薄。
下载的APP没有交到朋友,倒是见识了人性的丰富性。
浮躁的人群,认真倒显得突兀。所以还是回归探索内心。
当你觉得状态不对,那么就是该读书了。
最近在读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写到“很多青年人的寂寞感觉,细分析起来,大半起于异性中缺乏合理又合礼的交际”。你追求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以下一段以共勉:
“社会愈恶愈需要有少数特立独行的人们去转移风气。一个学校里学生纵然十人有九人奢侈,一个简朴的学生至少可以显出奢侈与简朴的分别;一个机关的官吏纵然十人有九人贪污,一个清严的官吏至少可以显出贪污与清严的分别。好坏是非都由相形之下见出。一个社会到了腐败的时候,大家都跟旁人向坏处走,没有一个人反抗潮流,势必走到一般人完全失去是非好坏分别的意识,而世间就无所谓羞耻事了。所以全社会都坏时,如果有一个好人存在,他的意义与价值是不可测量的。”
去做特立独行的极少数
重新认识一下,我是一只特立独行的花花
花龄“4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