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作者: 造作塘 | 来源:发表于2018-09-18 01:20 被阅读0次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这幅画是法国画家保罗·高更于1897年创作的布面油画,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从古希腊开始,苏格拉底就说:“认识你自己”。西方人从此花了上千年去讨论“人是什么”的问题。直到19世纪末期,尽管欧洲已经受益于接踵而至的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欧洲人已经前所未有的自信,拥有领先的科学技术、充裕的物质生活以及民主的社会理想,他们已经远远把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抛在身后,但是,法国的一个画家仍然道出了这样的疑问“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这个画家就是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年——1903年),他传奇的一生如同他给世界提出的问题一样,充满神秘,富于启迪。他做出了两个关键的选择,都与这个对生命最根本的追问有关。

    保罗·高更画像

    第一次是关于改行

    年轻的高更曾经是一个成功的证卷经纪人,勤恳工作、娶妻生子,过着大多数欧洲人梦寐以求的富裕的中产生活(放在我们现在,就像在长沙这种城市年收入七八十万,有房有车有老婆)。人一旦有钱之后就会蛋疼,在他30来岁的时候迷上了艺术,开始不务正业的走上绘画之路。没过多久,他老母亲去世了,嘱咐他去投靠一位叫居斯塔夫·阿罗萨的先生,这位阿罗萨先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和收藏家,高更从他这里认识了德拉克洛瓦、柯罗、库尔贝等人的作品,这些前人的杰作指引着他不务正业的“涂鸦”事业走的更快了。此后,他开始与印象派画家撸串了,撸串的时候,这些印象派的画家边吃边忽悠这个年少无知的高更,“搞证券这种东西太low了,我们要有点情怀,人的一生不能浪费在这些庸俗的物质上面,来吧,加入我们“涂鸦”的事业来”在这些伟大的涂鸦人的蛊惑下,高更决定改变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放弃了倒卖股票,彻底的投入了“涂鸦”的艺术上。要我说,这人啊,确实不能吃太饱,正所谓保暖思淫欲,一旦吃饱了,就开始想要情怀了,就比如说小编,才一开始吃饱就想着创业了,结果吧,这个过程要生要死,你都不知道是痛还是快乐。要说高更投入到涂鸦这件事上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他跟梵高一样,没有经过正规的渠道专业的学习过绘画,可就算这样,前途未卜,高更在跟老婆吵架几次后,毅然跑到投行对老板说“世界那么大,我TMD的要去画画。”他就抛弃了这个稳定的年收入七八十万的工作,完全就没顾忌自己已经有三个儿子,老婆还怀着第四胎,这种行为,放在现在,脑子不是被驴踢了就是被门夹了,完全就是没一点“道义”与“责任感”嘛!但是他肯定冥冥之中意味到了什么,必定是像小编一样感觉到了现实生活与他内心追求的某种巨大的矛盾,要不然怎么会放弃金饭碗,投入到这么抽象的事业中去呢!!!“这种生活肯定不是我们想要的”当他发现绘画能够让他找到真实的自我,他毅然的放弃了曾经拥有的一切,尽管这样对他老婆、以及四个小孩来说确实有些残酷,但是人类被莫名其妙地抛弃到这个世界上来本身不就很残酷了么?读到这里,小编狠狠的想了想,让诗跟远方走远点吧,小编还是觉得这一生苟且在美食与美色之中挺好的!!

    第二次是前往塔希提(Tahit)

    1891年,43岁的高更为了寻找合适的涂鸦题材,来到了这座位于南太平洋波利尼亚群岛中的小岛,在这里杜绝了与文明社会的来往,专心画画,悄悄度过了余生的大部分时间。小岛白话芬芳,神奇曼妙,被誉为“海上仙岛”。可在当时,这个岛在欧洲人眼里是一个尚未有文明涉足的蛮荒之地。这哥们完全就是疯魔一般,抛弃了老婆,小孩,甚至脱离了文明社会,走到一个鼓励的小岛,除了诗跟远方的指引,那也是没谁了!这哥们尽管出生在法国,但是儿时曾随家人在秘鲁首都利马生活过6年,青年时有做过一阵子远洋船员,去过不少地,在他的意识里完全知道其他与欧洲传统文化异质的文明存在。被其中的原始、质朴、本真的状态所吸引(我觉得这是真的,要不我怎么老被田园的写意给吸引呢), 在他看来,这正是表面上高度文明的欧洲社会所极度缺乏的。他曾用位子对他在岛上的生活做过记录,取名为《诺啊,诺阿》(NoaNoa,波利尼亚语,芬芳的意思)。在他第一次返回欧洲之前,他在书中这样写道:“再见了,你这殷勤好客、美不胜收的土地,你这自由与美的国度!我比来时长了两岁,去年轻了二十岁;我比来时更像个蛮子,却拥有更多的知识。这些野蛮人.....教给我这个文明的老头的东西太多,他们传授给我的是关于生活的科学、关于幸福的艺术。”

    这故事听起来会不会有一种感动?为了给生命之谜一个满意的答案,拿出了一生的勇气,失去了家庭、生活穷困潦倒,在他带着从塔希提创作的一些作品回到巴黎办画展时,赞赏之声寥寥无几,他只好失落的再次回到岛屿,寻求慰藉。在岛上,身患重疾,家中的儿女也相继去世,当自己最心爱的一个小女儿去世的消息传递到他面前时,他的精神彻底的崩溃。带着一瓶毒牙,跑到深山,希望死后能被野兽吃掉,以便彻底解脱。再次睁开双眼,尽管腹中剧痛,可仍然活着,躺在地上,想了想,还是不要死的好。

    伟大的创作

    人一旦死过一次之后,总是伴随着灵魂升华,这次自杀不死激起了更高的空前创作激情,“死又有什么用呢?死是没有意义的,必须要用坦诚、强烈的方式让世人理解、接受自己。”于是,他开始构思,并夜以继日的完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这幅《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这是他认为最有价值的一幅画,其意义远超以前所有的作品,这幅画里有他种种可拍环境中所体验过得悲伤,在这里,眼睛看的多么真切而且未经修正,以致于一切轻率仓促的痕迹都荡然无存,它们看见的就是生活本身.....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这幅画如同一幅历史长卷,展现了人生所遇到的不同阶段。从右边诞生不就得婴儿,到中间站立着伸手采摘苹果的青年(最显眼的一个人物,他的行为很容易让人想到人类的始祖亚当),再到左边遵着一位头发苍白、行将就木的老人,三者联系在一起,其从出生到死亡的寓意十分明显。

    画中其它的形体也都有深层的隐喻:

    右边的狗:象征高更自己

    最左边的白鹅:象征死后的灵魂

    背景中的偶像:象征人类的精神信仰

    背景中塔希提特有的山峦、热带雨林和海洋,它们如同来自远古的血脉,纵横交错,贯穿在历史的长河里。

    为了让每一部分的含义明亮、清晰,高更简化了形体,他采用单纯的轮廓和近于平涂的眼里色块,营造出神秘、奇异的氛围。在这幅作品最终完成之前,高更从未考虑过它的名称和主题,只是到了最后发现用这句话来概括其一生的追求在合适不过了,于是便将它签到画面左上角那片金黄色的区域里,这算是高更对生命最后的提问。后人也因此而记住了这位画家的名字。人们也从此意识到,绘画不仅是供人来欣赏其中娴熟的技艺,更是人类探索自身存在的一种本能方式,了解画家,解读作品,也是在认识我们自己。

    极致的诗与远方往往都伴随着悲壮!这种悲壮不一定是我们普通人所能承受的,生活苟且的好,那也是一种美!造作的生活也很有趣!关注我,一起造作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cs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