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期:10月12日
2、书名:《无条件养育》
3、页码:第一章《有条件养育》,微信读书40-72(和纸书页码好像不一样)
4、故事素材:女儿阿比盖尔在过完4岁生日后的几个月里,经历了一段困难时光,这可能与家里一个新竞争对手的到来有关。她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变得更加抵触,经常故意说难听的话、大声尖叫、用力跺脚;常规活动和变化很快升级为一场意志力的对抗。我记得一天晚上,她本来答应我们晚餐后就去洗澡,但没有做到,我们提醒她所做的承诺,她开始歇斯底里地尖叫,甚至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弟弟,我们要求她尽量安静,可她却再次发出尖叫声。
现在问题来了,当阿比盖尔最后安静了下来,那么我和妻子是否应该像往常那样拥着她躺在床上给她讲故事?有条件养育会说“不”,如果我们像往常那样进行愉快的活动,那就是对她不良行为的奖励。
5、科学研究理论:
精神分析学家爱丽丝·米勒通过观察发现:家长对孩子的爱可能会“热情似火,但并非孩子需要的那种爱”
2004年发表的一项调查结果。在这次研究中,调查对象是100余名大学生,每名学生需要回答他们的家长是否会倾向于凭借以下4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来给予自己爱:(1)儿时是否在学校受到奖励;(2)是否刻苦练习某个运动项目;(3)是否关心他人;(4)是否压制负面情绪,如恐惧。此外,学生还被问了其他一些问题,诸如他们是否真的倾向于表现到位(如曾经为达到家长的希望而隐藏自己的感受、为考试拼命学习,等等)以及与家长相处得怎么样。
这些学生中许多人都感觉一旦没能做出令人钦佩的事或顺从家长的意愿,自己就会得到更少的爱,也正是这些使学生与家长的关系更容易陷入紧张状态。
为进一步明确真相,这些研究人员进行了第二次调查,对象是100余名成人的母亲,证明有条件养育对这一代人同样极具伤害性。年幼时感觉自己只有在不辜负家长期望时才会得到爱的母亲,此时作为成人自我价值感颇低。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如此,这些母亲依然会倾向于对自己的孩子使用相同的养育方式;她们“不顾这种养育方式对自己产生的负面影响”,继续对孩子施以有条件的爱。
美国丹佛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感觉自己为得到家长认可而必须达到某些条件的青少年,最终会变得不喜欢他们自己,相应地会导致其在进入青春期后创造一个“假我”,换句话说,装扮成一个家长会爱的人。
研究人员已发现,“(得到的)支持越有条件,自我价值感的认知就会越低”。
6、心理学理论:无
7、金句:
事实上,今晚我们的拥抱尤其重要,她会从我们的行为中分辨出我们的爱是不可动摇的。这会帮助她完成伤口的修复。
有条件养育反映出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甚至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当做经济交易的倾向。
相比我们对孩子有何感受,孩子如何经历这些感受以及如何看待我们对待他们的方式才更重要。
8、自己的感悟: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难做到始终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的爱始终如一,没有因为他不乖而减少,没有因为他犯错而收回。如果孩子确定父母的爱,他就能够肯定自己,能自信的做他自己,而不是为了得到爱而假装出来的样子。
《无条件养育》读书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