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华锡
没有人规定青春用来干什么,怎样度过,以及用何种方式度过,我的青春,愿意埋藏在一段段的胶片里,我记录的,和它记录的我的一样,都是成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学会用文字记录东西,记录时间,记录生活,记录友情,以及伴随我和发生在我身边点点滴滴的故事。长大了,我们开始怀念过去,怀念曾经遗失的美好,怀念童年的玩伴,中学时期的哥们,以及身边的的知己。寂静的时候,总感觉自己少了些什么,一种向往,一个目标,一份执着,一种坚持,这也就是生命中本应该拥有的东西,或许也是青春路上应该奋斗的东西。
我渴望友情和爱情,要让自己的心灵与他们相互碰撞,渐渐地,觉得亲情离自己越来越远,和家人的电话少之又少,开始用忙来作为口头禅,每天通宵达旦做着自己喜欢但又不愿意付出的事情。
如果把我的初中,高中,大学用三个词语来概括,那就是书法,文学和记者。有人说,青春应该干一些自己想干,喜欢干的事情,于是,少年时的我,爱上了书法。无论是出于喜欢,出于无聊,还是出于打发时间,在最美好的时光与最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接触在一起,而且一待就是将近七年时间。
没有人问我到底喜不喜欢写字,写就是了,这是老师经常给我说的话。年纪轻轻的我并没有多想,其实多一门手艺也没坏处,于是就写了,也就是冥冥中注定,我与笔杆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的文学之路,我又一次的拿起了笔杆,这一写,有十六年时光。
小时候经常没事干,自己很胆小,内向,以至于没有几个知心的朋友,那段时光只好和图书为伴。家中留下的《毛泽东选集》无疑成为了我的启蒙教材。渐渐地,父亲买来了《格林童话》等一大堆书让我看,这也就奠定了我的文字功底。
记得小时候,作文从来没有不及格过,老师拿文章当范文已经习以为常,长大后,骨子里的东西并没有消失。高中时期的文学社,那是我风生水起的时候,办报纸,拉赞助,办比赛,从举步维艰到如日中天,校报被我翻新了一遍。找名人题词,改版,设计校徽,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干了一些别人认为不应该在高考前干的事情。喜欢同学们看着自己的栏目,却不知道这个“才子”究竟长什么样,也许那就是年轻气盛吧。而高考时,我又重新捡起了老本行,用书法趟一次浑水,没想到,考了个山东第一。
大学生活总是让人心灵神往,我也不例外,开学前,兴致勃勃的列下了大学的目标,当学生会主席,拿奖学金,做风云人物,想起来,一年前的自己,还是太年轻。进学生会的误打误撞,进入了记者团,于是和我青春中的第三个词语紧密联系起来了,现在发现,当个记者,挺好的。
喜欢在校园里拿着单反拍照的感觉,走路都给你让路。喜欢在采访的时候加上自己的主观色彩,喜欢在采访完之后,和被采访者合张影,留个纪念,这都是自己宝贵的财富。
而现在,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开始列很多的采访提纲,然后仔细斟酌。开始在采访前查阅各种资料,给自己充电,避免一些尴尬的事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不会再问一下发一篇稿子给多少通讯费,而是,这个稿子能发出去吗,有版面吗,能发一版吗这样的问题。写新闻带个我的,更多的是思考和理智。
回想起每天晚上通宵赶稿子的情形,回想起为了好新闻逃课采访的情形,回想起每次《安青报》出版后疯狂的翻找着自己的稿件的情形,都是美美的回忆,或许那个时候,应该做这些事情,用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有人曾经问我,你到底在忙什么,我没有说话。时过境迁,当我屡次拿到奖学金,三好等荣誉的时候,他不说话了。谁规定了青春应该怎样度过,我有自己的答案,用笔头写下自己的时光事,青春帐。
有时候,需要感谢一些人,一些事,他们在一个时间段出现在你的世界里,出现在眼前,出现在脑海,出现在笔尖。你对他做过些什么,他对你影响了些什么,都是自己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笔杆没多重,无志拿不动。注定我要与文字结缘了,记录一些东西,删除一些东西,留下一些东西,这就是青春应该干的,起码是我的青春应该干的。
我手写我心,很多时候把时间交给心灵,它会带给你不一样的美好,至少,不会比你预想中的差。
青春可以贴上很多的标签,非主流,杀马特,呆萌,奋斗,学霸······总有一些青春需要憧憬,也有一些青春需要祭奠,我的青春,像离别时的思绪,剪不断,理还乱。
2015-1-1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