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项制度像高考制度那样让那么多的人又爱又恨的了。
喜欢的人说,那是天底下最公平的事,是穷人突破阶层限制的唯一途径。
厌恶的人说,那是新时代的科举制度,是禁锢思想、摧残身心、泯灭求知欲的罪魁祸首。
而事实上,这两者是同时存在的。
有的人通过高考制度走出了穷山沟,跨越了父辈的阶层,实现了个人曾经不敢企及的梦想。而这一切只需要付出个人的努力即可,与家庭的财富无关,与父母的地位无关,甚至与个人的身体残疾也无关。
但是,同样也有人,而且是不少的人,被父母老师逼迫着放弃兴趣,不断重复着相同的知识,在培训班消磨着自己的童年和青春,在考场上拼杀、恶斗,只为那一纸文凭,没有方向、没有目标。
教育改革成为很多人的希望,却又一次次让很多人失望。
素质教育最后变成有钱人的游戏,因为穷人没钱学习各种兴趣班。为学生减负却越减负担越重。把一次高考机会变成两次,只是把最后的冲刺变成了两次,而且提前让学生进入冲刺阶段,学生的压力是更大了而不是更小了。
似乎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把高考难度增加也不行,减小也不行;允许高考附加分也不行,不允许也不行;各省平均配额不行,按人头配额也不行;允许学校自招不行,不允许也不行。最后,高考制度就变成了一个大杂烩,让每一个人都不满意,却也只能如此。
教育的初心是什么?我个人认为,现代的教育应该具有两个目的:一是教育孩子学会成长,既能符合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又能明白幸福人生的意义;二是教授孩子一技之长,使其可以自立更生。
但是,良好的初心为什么会变味呢?
细细梳理其中的逻辑,可以发现,关键在于人才评价机制出了问题。
我们是如何评价人才的?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时尽管会通过一系列考核,如笔试、面试等,但同时学历和毕业的学校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
这本身没有错,从概率上看,高学历和名校学生的确优秀的比例更高。问题在于,学生所学是否全部都是用人单位所需?事实上,学生投入了远超用人单位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用人单位并不十分需要的知识。
因为,为了提升进入优秀单位的概率,我们会提前准备好优秀的简历,主要就是学历、学校和各类证书,而这些都是稀缺的,需要经历激烈的竞争。而最重要的一次竞争就是高考,为了能够在高考中有出色的表现,关键就是进一个好的高中。
由此,竞争不断地前推。为了进入重高,先得进入重点初中,为了进入重点初中,先得进入优秀的民办小学,为了进入好的小学,幼儿园的选择也非常关键,再往前就是早教,甚至胎教。
衡量一个小学好不好,看他有多少学生能进入重点初中,衡量初中好不好看他有多少学生能进入重高,而衡量一个高中好不好,关键是看高考成绩,有多少学生能进入211、985。
所有的评价机制、考核机制都围绕这一条主线打转。有果必有因,只要最终的人才筛选机制没有变,前面这些一连串的蚂蚱一个都跑不掉。
那么,如何改变人才的筛选机制呢?或者说,怎样的筛选机制才是一个好的筛选机制呢?
衡量一个人才要看是否实现了我们的教育初心。教育是否成功,由谁来判断?一个人生活得幸不幸福主要还是由他自己来判断,而人生是否有价值,则主要是由用人单位来判断。
如果用人单位能够精准地判断求职者是否适合招聘岗位,那么,对于求职者来说他就可以花费最少的时间,学习最少的知识来满足这种岗位需求。而多出来的时间便可以用于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学习或从事自己的兴趣。
如果有这么一个信息平台,用人单位在上面能够查看到求职者从小到大所有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成果,那么,这将极大地提升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了解程度,从而不再对学历和学校产生过度的依赖。
但是,如果我们不改变从小到大的学习教育模式,这种信息的改变本质上并不可能对人才筛选产生太大的变化。学校的竞争照样不会消失。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教育模式呢?我的答案是考试。
听到这个答案,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会跳起来,在这条无解的教育链条中,最直观的罪魁祸首就是考试,用考试来解决考试带来的问题,那不是祸上加祸吗?
其实不然!考试之所以被认定为祸首,主要是因为它既无法准确评价人才,同时却极大地增加了竞争的剧烈程度。
当把一次高考增加为两次,虽然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但却丝毫没有降低竞争性,甚至有可能增加竞争性。
但是,如果我们把高考增加到10次呢?100次呢?甚至1万次呢?只要你愿意都可以不断地考试,这样的考试,每一次都将变得不那么重要,因而就可以完全消除竞争。
问题是,高考的成本非常高,要确保考试的绝对公正性,每年组织一次就已经需要动员全国教育系统的力量了,何况要组织那么多次。
但事实上,正因为高考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无与伦比,才会引起大家的过度重视,才会有那么多的人想要冒险作弊。如果,那只是一场随意参加的人生中无数场考试中的一场,那作弊的价值就几乎下降为零了,只要通过一些简单的技术手段就可以做到考试的公正性,比如设计一个考试盒子,里面按上摄像头。
这些考试盒子可以广泛分布在各个校园的角落,小区的角落,甚至大街小巷。如果你想要参加考试,只要扫码支付10元钱,你就可以进去考试。在考试平台上,你可以选择任意想要考的内容,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课本知识,从各行各业到家庭社会的所有非课本知识,只要你感兴趣,你都可以选择。
但是,这些试题又从哪里来呢?我们大多数知识都零星地存在于不同人的大脑中,课本中的知识只是占了所有知识的极少数。我们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建立一种人人都可以来出试卷的模式,通过每个参加考试的人和用人单位来确定试卷的价值。
这样,我们就把枯燥的考试变成了一场检验自己知识学习的有趣经历,没有任何竞争压力,没有任何功利心态,完全自愿。
我们还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改善考试平台:一是组织专家建立教育的知识图谱架构,然后通过群治的方式不断细化知识支线,每个人都可以在知识图谱的架构上为试题出一份力;二是借鉴游戏元素,构建考试激励机制,将考试彻底变成一场游戏,让参与其中的人欲罢不能。
等这样一个考试平台建立起来后,这些考试数据不但可以成为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参考依据,而且也可以为广大学子学习成长提供有价值的大数据分析指引。
如果有一天,这样一个考试平台+考试盒子的模式变得普及,你是否愿意花个10元钱,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一展身手,为点亮或者塑造专属于自己的知识图谱而花费精力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