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读了樊老师的著作《可复制的领导力》。本书的核心思想:每一位知识管理者都是领导者,卓有成效的领导可以学会。学会领导力,收获影响力。

主题架构
(一)本书的主题架构
本书围绕九大主题进行介绍:

1、重新定义领导力:核心驱动力不同,领导和管理的区别;
2、管理者角色定位:避免亲力亲为;
3、提升领导力的四重修炼:构建游戏化组织,让工作变得更有趣;
4、团队一致性:把你要员工做的事,变成他自己要做的事;
5、目标管理:用目标管人,而不是人管人;
6、沟通视察:人际沟通的信息就像一面窗,分为四个象限,有效沟通就是这四个象限的有机融合;
7、学会倾听,创建良性的交流通道;
8、二级反馈:及时反馈,让员工尊重你、信任你;
9、效率管理:有效利用时间,拒绝无效努力。
(二)本读书心得的导图架构

一、什么是可复制的领导力
什么是领导力?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位知识工作者,都是管理者。领导力已不再是某些人的专属能力,而成为每一个人生存、发展所需的硬技能。
领导力不是天生的基因带来的能力,而是一系列可操作、可模仿、可践行的工具:沟通视窗、目标管理、倾听反馈……
如果你想在这个时代抢占先机,活得体面而富有尊严,那么:领导力便是你的人生必修课!
过去企业管理员工,靠的是严格约束;现在企业管理员工,靠的是相互吸引。一个有野心的管理者,需要将每名员工变成团队的战略合作者。
(一)领导力是可以学会的
讨论两个问题:领导力可以学会吗?领导力可以“复制”吗?
(二)每个人都可以具备领导力
“复制”的关键在于工具化。掌握工具,人人可以具备领导力,领导的实际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西方管理经验——工具化、标准化。如可口可乐、宝洁这样的大企业,讲究的是工具化,把工作拆分成可以完成并检验的步骤,员工接受训练,按照步骤行事,有条不紊。在这样的体系中,员工效率变高,领导的领导效果也有显著的提升。
领导力复制的价值:(1)可以轻松传递给下一个人,实现领导力的永续发展;(2)可以避免员工流失带来的巨大损失;(3)不必担心某一个高管离开导致业务停滞不前,保证领导力的环节不断、不乱。
(三)员工的执行力等于领导的领导力
团队的执行力在于领导的领导力。一些领导者会陷入“执行力”的迷思,执着于提升员工的执行力。员工的执行力等于领导的领导力,只有领导提升了领导力,才可能带来员工在执行层面的高效表现。
1、日本式管理:领导给员工交代工作任务,一般需要交代五遍:第1遍,交代清楚事项;第2遍,要求员工复述;第3遍,和员工探讨此事项的目的;第4遍,做应急预案;第5遍,要求员工提出个人见解。
效果:A、确保员工充分理解做事的目的和方法;B、减少后续失误的可能,避免徒劳无功;C、防止“重做”的风险。而重做是企业最大的非必要成本。
2、中国式管理:和日本人的这种做法恰恰相反,许多中国管理者的口头禅是“不要让我说第二遍”,这样就会造成员工理解上的偏差,做出来的成果可能与你的期待南辕北辙。这就是领导力高低的区别。
二、领导和管理的区别
(一)领导的核心驱动力
“领导”和“管理”的区别之一就是核心驱动力不同。
“管理”的核心驱动力是“怕”。员工怕老板,担心做事情做不好,担心完不成KPI,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工作往往只是交差、应付,没有创造性,也没有责任感,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团队的不和谐。
“领导”的核心驱动力是尊敬和信任。员工对老板有着充分的尊敬和信任,相信跟着你能成大事,才会真正投入到工作之中,尽心尽力。
用怕来驱动团队,这个行为就叫做“管理”;而用尊敬和信任来驱动团队,就叫做“领导”,二者的性质有显著的区别,所带来的结果也完全不一样。
(二)提升领导力的四重修炼——借鉴游戏改变领导力
如何打造团队中的尊敬和信任?可以参照游戏的四个维度进行领导力塑造。在《游戏改变世界》一书中,游戏被总结出四大特征。这四个特征也可以运用在领导力上。有了这四个特征,工作对于员工而言就不再是压力,而是能够乐在其中、创造价值的事业。
特征一:共同目标
要给团队设置一个宏大的目标,使得大家集体向目标前进,形成凝聚力。目标不是上市、买房子、赚多少钱,目标要为这个社会做一些改变,解决一些问题。钱的激励效果非常有限,持续半个月效果就没有了。如果公司没有给员工目标感和价值感,员工只能和别人比待遇,疯狂地问你要钱。
特征二:清晰明确的规则
要为工作设置明确的规则,让所有人有规可循、有章可售,打造公平环境。书中的案例:
1、韩都衣舍,依靠一个规则进行自组织的管理;
2、海星模式 vs 蜘蛛模式:蜘蛛模式,分支会影响全局,传统的组织架构模式;海星模式,把海星切开,变成两个海星,新型的组织架构。当然,没有绝对的好坏,适合才重要;
3、海尔:一大半的员工都不发工资。
4、樊登读书社也是个例子;
产品尽快推向市场,有人愿意出钱买,这才是真正的用户,这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反馈
特征三:及时反馈
要对员工的行为作出灵活、准确的有效反馈,让员工有参与感,进而产生价值感。问一下自己,多长时间给员工一个正面的反馈,来给员工提升士气。当员工做对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机会,这是塑造他的行为的最好时机。当员工做错事情的时候,这时候是你拉近关系最好的时机。
特征四:自愿参与
要尊重员工的意愿,培养员工参与工作的自觉意识,推动工作进程。
From《联盟》,点燃员工: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和员工达成协议,将公司的目标和员工的目标达成一致;一个企业的格局有多大,你有没有替你的员工的成功着想过;千万不要把员工视为物,而不是一个人,激发善的力量。
三、沟通视窗
沟通视窗及四个象限
沟通视窗又叫“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是一种分析模板,把人工作、生活中的事情分为四块,代表四个不同的种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视窗”。沟通视窗中的四个象限代表了我们遇到的四种不同情况,需要分别处理,各有其特色。
1.公开象限
顾名思义,公开象限是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内容。在所有人中,公开象限最大的是名人、明星等公众人物。他们频繁露面参加公开活动,发表演讲、出席仪式,也都是扩大自己公开象限的过程。公开象限越大,名气越大。
2.隐私象限
隐私象限是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的部分。人人都有隐私。隐私象限内部也有层次,共分为三层。
其中最深处的是“Deep Dark Secrets”(DDS),即“又深又黑的秘密”,这是不可告人的部分。
在DDS之上,是程度较轻的秘密,比如你不好意思开口、但知道的事情,例如对同事的不满,这部分我们的选择往往是心照不宣。
再向上,还有一种秘密是我们忘了说的秘密。忘了说的秘密就是“知识的诅咒”。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陷入这种困局。我们自己会觉得自己说的话、做的事没问题,但是会让他人迷惑不解。
在营销中,知识的诅咒也很严重。广告人霍普金斯为舒立兹啤酒撰写的广告就是针对这一点。舒立兹啤酒采用了纯氧吹制工艺,霍普金斯把这作为卖点,但是舒立兹的老板对此习以为常,没有敏锐地发现。
3.盲点象限
盲点象限是我们自我认识中的黑暗地带,指的是他人知道、但我们自己不知道的部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消除盲点象限,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由他人说出我们自己没有注意或者无法发现的盲点。
4.潜能象限
潜能象限是我们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的部分,代表着我们的潜力。
潜能象限是这四个象限中最大的一部分,每个人的潜能都值得去努力挖掘。
5.象限间的互相转化
把隐私象限转化为公开象限,方法是“自我揭示”。主动向他人袒露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想法,让别人多了解自己
把盲点象限转化为公开象限,方法是“恳求反馈”
无论如何,象限转化的目的都是尽量扩大我们的公开象限,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四、管理者角色
每个管理者身上都有三个角色:领导者、管理者、执行者。要分别发挥好这三个角色,才能带来领导力的提升。三种角色的比重、三种职能发挥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管理者的三个层次。
1.领导者的角色
领导者是通过营造氛围来提升绩效的人。管理团队时,团队的氛围非常重要。氛围好了,团队的凝聚力强,工作效果就好。
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就是一个善于营造氛围的领导者。他着力打造“亮剑精神”,同时领头维护这个精神,使得自己的部队上下齐心。剧中的政委赵刚主要承担的就不是营造氛围的职能,他负责日常事务的管理,保证不出界,但无法营造氛围、提升战斗力。
领导者善于发现人的优点,并且表扬他;管理者是算账的人,这样的人公司必须需要;领导者不应该只挑毛病,《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这本书说明人爱挑毛病的原因。
2.管理者的角色
管理者是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的人,只有明确了这个定义,才能避免“事必亲躬”的错误做法。
凡事都要亲力亲为的领导者,不是优秀的领导者。凡事亲力亲为,员工的创造力和活力会被压制,领导者的精力也不足以承担,最后的结果是毁灭性的。
老板得能够忍住,有时候得知道问题不说。老板为什么要批评员工,因为老板自己不成熟,老板是一个孩子,希望划清责任、推卸责任;
看一个管理者是否合格,要看他培养出来的队伍;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3.执行者的角色
执行的核心定义是给出结果。在日常的工作中,有太多的执行者只是“执行”命令、完成既定的动作,却没有给出相应的结果、没有产出。这样的执行是无效的,而且会伤害团队。优秀的执行者需要认真执行,给出结果,同时及时对工作内容本身进行反馈,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五、领导力技术
领导需要观念、需要技巧,也有着专门的技术。掌握了领导力技巧,管理团队事半功倍。
1.倾听和提问是一门学问
倾听他人是交流的开始,要保持专注、深呼吸,给对方安全感,让对方说出心中的想法。提问时,要多提开放性问题,而不是封闭性问题。封闭性问题包括“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限制了对方的回答,往往会引起对方情绪上的抵触。
与之相反,开放性问题即不留预设的问题,没有引导的倾向性,如“你觉得怎么样?”“你有什么想法?”这种问题可以激发对方的谈话欲,让对方更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觉得自己受到尊重。
倾听的最高境界是要学会反映情感、学会反馈。反馈是塑造员工行为的最重要的工具。
2.反馈的分类
反馈可以分为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正面激励,负面批评和指正。无论是正面反馈还是负面反馈,都分为三级:零级反馈、一级反馈和二级反馈。学会反馈,员工更有干劲,团队也会更加和谐。
零级反馈:没有能够及时反馈,给出的反馈为零。领导者看到员工的表现,把自己的评价和想法放在心里,没有及时告知员工,这是零级反馈。零级反馈往往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
一级反馈:比零级反馈略好,给出了反馈。领导者在看到员工的表现后,给出评价,如“小张,干得不错!”“这个想法好!”但是一级反馈还是不够的。
二级反馈:领导者真正需要掌握的是二级反馈。是在一级反馈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不光要求领导者说出对员工的评价,而且要给出理由。如:小张干得不错,到底是哪里不错?这个想法好,到底好在哪里?这些都需要向员工说明清楚。这样才能让员工获得最大的动力,让他(她)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
3.BIC工具
在反馈中,不只有夸赞员工的正面反馈,还不可避免地要有负面反馈。在做负面反馈时,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对事不对人”,但是这很难真正做到。因此,掌握工具非常关键。BIC工具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工具。B代表Behavior(行为),I代表Impact(影响),C代表Consequence(后果)。
B:谈及对方行为的时候,要说事实而不是说观点。比如员工经常迟到,找对方谈话,不能说“你又迟到了吧”,而应该说“九点上班,你是九点十分才到吧”,这样就可以避免预设对方是不负责任的员工,构建谈话的基础,让对方更容易听进去。
I:这部分需要谈及影响,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局部的,比如员工没有按时完成任务,导致项目延期,整个团队受到了损失,要一起加班。谈及这一部分可以警醒员工之后注意。
C:后果指的是长期后果,比第二部分的影响更为深远。在这一部分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只谈公司(团队)的深远影响,而要尽量和员工本人的长期发展挂钩,让对方清楚这些失误、错漏关系到他自身的核心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起对方的重视。
BIC工具需要反复练习,从一点一滴开始,持续进步。BIC工具也不只适用于团队管理,也可以用在家庭领域,用来教导孩子。使用好BIC工具,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反馈,真正提升领导力。
推荐书籍
《可复制的领导力》:二级反馈,如何表扬别人
《哈佛商学院最受欢迎的领导课》:找到目标感,团队氛围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管理和教小孩子结合
《高绩效教练》:辅导高级别的员工
《关键冲突》:学会批评人
《关键对话》、《非暴力沟通》:提高自己的沟通技术
《精益创业》、《让大象飞》、《指数型组织》:创业的方法论
《疯传》、《感官品牌》:现代的市场营销方法论
结语
1.爱因斯坦说:什么是荒谬?持续不断地用同样的方法做同一件事情,但是期望获得不同的结果,这就是荒谬。
2.拒绝荒谬,真正进步,就要求我们从现在开始改变。学习领导力方法、掌握领导力精髓,就是改变的开始,它将造福我们每一个人。
经典摘录
1.如果你做什么都希望随心所欲,不愿意刻意练习,你就永远生活在一个低水平重复的世界里。
2.现在有一句话很流行,叫作“勤奋的懒惰”。对,不学习领导力的工具,就是勤奋的懒惰。
3.领导力就是工具包,就是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工具。
4.有没有领导力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看什么呢?你就看他的痛苦指数。每创造一百万价值所需要让自己和他人付出的痛苦量,就能够衡量他的领导力。就像我们小时候上学一样,玩命学习成就的学霸不新鲜,开开心心考上哈佛的才是凤毛麟角。
5.德鲁克说的,管理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人的善意。我相信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不愿意成为被奴役的打工者,我所要做的只是让他们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成为自己的主人的。5.
6.领导者会激励他人:相信一点,学习可以改变自己。不会就学,学了就用,错了就改,就看谁快。
7.管理的定义其实很简单:通过别人完成任务。这里面有两个点:一是完成任务,二是通过别人。一个人只要符合这两点,他的角色就是一个管理者
8.管理团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朝思暮想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才能让手下人“服”你?
9.和东方思想不一样,西方的思想重逻辑:(1)大前提、小前提、结论;(2)三段论: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