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表演化”我理解是把生活的细分。把习以为常的动作分解。
比如,我刚才去小饭馆儿吃了一份宫保鸡丁盖饭。可具体分解为如下动作:进店后先看菜单,再点餐,拿出手机,扫码付钱,找座位,坐下。尽管桌子不干净可我没带纸巾,桌面上也没有纸巾,只得作罢。开始观察店里环境,无聊中再次掏出手机,看看新闻,又看看出菜口,菜上来了,我拿托盘上的纸巾擦了下桌子,把饭摆好,拆开方便筷,习惯的两根互搓一下,除掉上面的木屑。伸筷吃饭,一口,两口,……停!把碗重新调整到一个更合适的位置,继续。卡……这是“生活普通话”不是“生活表演化”。重来!
老板,来一份宫保鸡丁盖饭,扫码,扫不上,重新打开支付宝,再扫,还是扫不上,7月1号,手机欠费没流量了。老板,有WiFi吗?有,但我不知道密码。你去隔壁连一下。好吧,站在旁边小店门口,找墙上贴的WiFi密码,蹭网交费,回来扫码,坐下等饭。无聊中翻看着手机新闻,《XXX再次来袭,上万只XXX流入市场,主要是小餐馆》顿时觉得自己好像犯了个致命的错误。热乎乎的饭菜三分钟不到就上来了。我真心想让她端回去,在炒久一点,焦一点也没关系。转念想这其实是包装好的速食菜品,她只是把它在微波炉里转了几圈而已。这里根本就没有炒菜锅。既然是包装好的一定不是新鲜的了,一定有防腐剂啊。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生活是很少有“戏”的,但不妨碍我们刻意的制造点“戏”出来,看人家的反应。谨记一点就好,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别没事儿找事儿,挨揍我可不管。
关于“表演生活化”——在舞台上生活起来,这是老师常说的话。书上也说在舞台上要做到95%的放松。放松干吗呢?——放松是为了做自己。
我们小时候都有去别人家串门的经历。进屋之后让坐哪儿坐哪儿,问啥答啥,不乱说不乱动的。可规矩了,老老实实的扮演着“别人家的孩子”。出门儿之后就会长出一口气,总算完事了。又开始蹦跳,哇啦个没完了。由于各种道德、环境、社会规则的束缚,人们很难在众人面前展现一个真实的,全面的自我。只有在没人的时候才会嘟囔几句上司的不公,同事的无能,感慨自己的怀才不遇。
人就像一张纸,要想在桌面上立住,非得把自己折叠几次才行,折成青蛙还是飞机看自己本事。可舞台是个很奇怪的地方,观众不想看青蛙是怎么跳来跳去的,那是结果,是一种必然。观众想看的,是你展开后的折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