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一个长期被禁锢在床上的人,没有人时常陪伴他,听他说说话,是怎样的感受吗?
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一个六十三岁的偏瘫病人,如今已经十个多月了,睡待死亡。他读过小学学过写作文,没多少文化,年轻时患脑膜炎伤了些智力。如今躺在床上无所事事,时不时地还胡言乱语,这就是闲出了毛病。看来人总得有点事做,不然会精神失常的。我原以为他还可以读读书写写作文,没想到刚拿上一会书,就开始打瞌睡;然后我就让他写写自己的故事留给子孙后代,可发现他已经不能很好的写字了,写出来的到像是甲骨文。我只好让他听听评书、山歌、京剧、相声、历史故事和一些经典老歌;其次给他看一些老电影和电视剧,以图可以给他盖盖闷,打发时间。按理说,他这样最好就是自己看看书,写写回忆录是最好的,可天不从人愿。我只好多陪陪他,听他讲讲过往,尽我最大的可能去挖掘这个人一生中最精彩的部分,传给后世。
每当打开家谱,看到那上边密密麻麻的名字,其他啥都没有,我就特别反感。人生一世,难道真的就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吗?这好歹是一个人,最起码得有一个生卒年吧?故乡以前的富人比较少,你走上坟山,基本上看不到一块碑,尽是些土包子。有的已经收缩了,堆个坟,取多大用呢?百年后还有几人记得里边埋的是谁?与其浪费些钱买棺材装骨灰,还不如找个人给你记上两笔,传给后世,岂不更久远?又或许用那买棺材的钱去做件善事,岂不善哉?埋个土堆,实在讨人烦。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独特的,总有精彩的故事可以传之后世,为什么不留下它再走,难道你真要人死如灯灭吗?赤条条来,也赤条条去,不给后人留下些念想?人努力的方向应该是让自己的故事尽可能地传得久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