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综合与实践 第二学段P46-49
内容要求:第二学段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涉及“认识年、月、日,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认识方向”等数学知识的学习,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学业要求: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能独立思考问题,主动与他人交流,加深对数学知识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关联的理解;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应用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的价值。
教学提示:第一学段的主题活动,侧重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量,例如,元、角、分等人民币的量,时、分、秒等时间的量,以及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第二学段的主题活动,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度、量、衡等更为广泛的量,认识年、月、日等更为一般的时间概念,认识八方,还要引导学生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应用性的数学问题和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提升应用意识;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知道中国古代那些与量有关的概念的由来,培养家国情怀,积累学习经验。
主题活动的设计可以考虑问题引领的形式。例如,“曹冲称象的故事”可以从故事引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在理解质量单位的基础上,思考如何运用“总量等于各分量之和”称出一个庞然大物的质量,感知“等量的等量相等”这一基本事实,感悟如何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感悟:在第二学段的学习中,除了让学生认识年、月、日、克、千克、吨以及八方等数学知识,更应该让学生认识度、量、衡等更为广泛的量,让学生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特别是要让学生知道我国在秦朝统一的度量衡,查阅资料理解度、量、衡的意义,度是测量物体长短的器具,量是测量容积的器皿,衡是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
在主题活动学习过程中,不断加深学生对量和计量单位的理解,丰富并发展学生的量感,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积累数学学习经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