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要学会抽离,否则会毁了你

读书,要学会抽离,否则会毁了你

作者: 松格里 | 来源:发表于2016-03-03 22:16 被阅读0次

1《红楼梦》的消极的虚无主义

初三的时候,开始读《红楼梦》,甚是喜爱,因为是文学经典,所以家长老师也不会阻止,高中时依然放在身边,几年间不知不觉读了好几遍。

王国维说《红楼梦》是“宇宙一大著述”,的确,书中涉猎广泛,堪称一部百科全书,不同的人看《红楼梦》也有不同的角度,鲁迅说:

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那对于一个价值观还没形成的读者呢?

《红楼梦》对我的影响很大,无形中提高了我的阅读能力、欣赏能力,书里面丰富的内容也拓展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内心。

但是,作者在书中传递的消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我,甚至说让我的价值观“误入歧途”多年。

若不是大学时读到一段话,我想我仍然走不出它的“阴影”。忘了那段话的原文了,只记得自己知道了一个词——虚无主义。虚无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世界,特别是人类的存在没有意义、目的以及可理解的真相及最本质价值。

《红楼梦》正是传递着这种消极的“虚无主义”的消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好了歌》都在劝说读者不要追求功名利禄,最好无求无欲,剃头当和尚去。

虽然《红楼梦》很经典,很好看,很有价值,作者说的很多话都很对,看人看事都很透彻,但是他整体的人生观、价值观我是很不赞同的。

因为刚接触《红楼梦》时,自己才十几岁而已,不谙世事,而且外界对其评价都是极好的,就连语文课本里都节选其中一部分,供学生们赏析,所以作者说什么我都挺相信的。

不能说作者的观点有什么不对,他说的很有道理,而且内容、结构等等都那么无可挑剔,但是现在想来,整本书所传达的人生观、价值观真的不值得借鉴。

也许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他的经历有关吧,他小时候很幸运,生在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含着宝玉出生,又帅又有才,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高富帅一枚,但不幸的是,作者成年以后越来越倒霉,家道中落,他家族里的人都挺倒霉,死的死,疯的疯,卖身的卖身,出家的出家,肯定受不小的打击。

再加上作者受到一些别的什么思想的影响,可能是宗教上的,可能是文学上的,导致他形成了悲观厌世的及其消极的价值观。所以,很自然,在他的著作中就想告诉世人追求这些都没有意义,没有用,直接别经历这些的好。

但是,你读过《小马过河》吗?小马要过河,老牛说水浅,松鼠说水深,他们说错了吗?都没错,那都是他们的人生经验,小马只有自己经历了才能知道水的深浅。所以,如果作者太悲观厌世,不要盲目和他一样看待这个世界,你比他幸运多了,而且我相信,你越乐观对待生活,你的生活也会越好。

在中学的那段时间,我无意中或多或少受了《红楼梦》的影响,在很多事情上不那么积极,甚至在遇到困难时有些懈怠、不思进取。

2安妮宝贝的病态的“美”

上大学那段时间,安妮宝贝的书卖的很火,那时候很喜欢读她的文字,安静、流畅、凄美,不知不觉间受到了她很大的影响,有时候顾影自怜一下,有时候写点儿凄美决绝的文字,呵呵,现在想起来真是好笑。

不是说她的作品不好,我只是想说,她表达的价值观太悲观了,传递的能量太消极了,尤其,她的受众群体大多是中学生、大学生这些价值观还没太成熟的年轻人,很容易误导他们形成不太健康的价值观。

那时候读书,不太会追究作者的经历,喜好,写作的目的等等,我不知道作者的真实经历是否真的那么凄惨,还是她为了文学而故意夸大了这种凄惨,或者是因为她本来就很悲观,所以看什么事物都是悲观的角度?还是受了哪个文人前辈的写作风格的影响?

其实,同样一件事,不同的角度去看是不一样的,有时候,我们需要乐观一些,尤其是不如意的时候。

3当作者消极时,你要学会抽离,否则会毁了你

举前面两个读书的例子,不是劝大家不读这类书,我只是想说,当你读这些书,欣赏这些作品时,要学会抽离出来,不要受作者的悲观的消极的观念影响,否则可能会潜移默化中毁了你的人生。

前段时间听《晓松奇谈》,谈论民国美女的命运与归宿——周旋、阮玲玉、蝴蝶、小凤仙、黎莉莉等等,总结起来,真可谓“性格决定命运”,同样是在动荡不安的年代,有的人没有熬过来,有的人不但熬过来了,还活得有声有色,因为这些人在逆境中乐观坚强,不屈不挠,所以她们才更幸运。

以前有段时间喜欢读一些文笔犀利的文章,比如王小波、鲁迅、阿乙等,这些作者的文字都颇有个性,见解独到,一针见血,受这些作者的影响,我也像个愤青一样,总要对一些人、事评头论足一番。

但是后来经历的多了,看的人、事、书多了,才发现,这只是好的作品中的一种类型而已,能写出好的文字的作家不一定非要批判点儿什么,不一定表现得像看什么都不顺眼一样。

要知道,有时候,批判,看似客观,但是却暗藏着一种愤世嫉俗的观念,专门挖掘人的、事的、社会的阴暗面来写。

我们需要这种类型的文章来批判一些不好的东西,提醒大家做得更好,鞭策社会不断进步。但是这种文章看多了,或者看得太认真了,会使读者有一种什么都不好、无药可救的错觉,所以,这时,我们就需要学会抽离了,别太当真,怎么可能什么都好?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改变?不如改变自己吧!让自己更乐观更包容地看待这个世界!

很喜欢蔡康永说《康熙来了》的一段话:

我们从第一集开始,就从没有假装过世界欢乐无忧人们彼此仁慈,我们只是一直学着笑嘻嘻的面对荒谬古怪的浮世,因为如果真能学会这样生活,艰辛的步伐有时也能成为小小的舞蹈。

书中找不到的道理,却由一位艺人评论一档综艺节目时教给了我,看起来是不是很讽刺,其实一点也不讽刺,蔡康永是个十足的才子,不信你去看看他的书,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个风趣幽默,经历丰富,见识广博,有品位有涵养的人,比那些故弄玄虚的思想偏执的作家的文字舒服多了。

4如何抽离

如何抽离呢?——时不时地客观审视作者的观点是否合理,学会独立思考,知道什么该吸收,什么不该吸收。

上大学时,在寝室看《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在寝室传来传去,我们几个人多少都看了一些,因为它是哲学启蒙书籍,所以引起了我们对于生命的意义等宏观的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其实对于类似的问题,漫漫数千年无数高智商的思想家哲学家都没想明白,都没研究出统一的答案,你能就此解决吗?

倒不如,适当的拿来思考一下,但也不要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因为这些终极的问题如果太过纠结很容易让人思想偏执,不是天才,倒成了疯子。那时,一个室友说的一句话对我影响很深——

是人,就有出错的时候,哲学家也是。

的确如此,人都会犯错误,不要把某个名家的话当做永恒的真理,不管它属于悲观主义的还是乐观主义的,存在主义的还是虚无主义的,那都只是一种思想,一种理论。理论这东西,在这儿适用,在那儿可能就不适用了,现在适用,其他时候可能就不适用了。

比如,一国的经济是市场主导好还是政府主导好呀?西方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看法,主要分两大派——自由主义(市场主导)与凯恩斯主义(政府主导)。

刚开始占上风的是自由主义的思想,政府用这种理论运行了很长一段时间,觉得确实不错,确实对,但是,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了,很严重,比现在的严重多了,于是都认为政府得插手,调节经济,这时凯恩斯主义就占了上风,政府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开始干预经济了,最终使经济逐渐复苏了起来。

所以说,自由主义(市场主导)与凯恩斯主义(政府主导)哪个对呢?都对,但是得看情况而定。

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也如此,哪个好?不绝对。在你太顺风顺水,太得意忘形的时候,接触一些悲观主义的东西倒是不错的,让你知道,乐极生悲,人非物换,你现在拥有的算不了什么。

其他的时候,我觉得多接触一些积极向上的书更好。或者你学会了抽离,读什么都可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知道什么样的观点可以接纳,什么样的思想不予采纳。

有时候,理论用错了地方,倒不如没有理论,没读过书的人至少可以在生活中学到很多有用的经验,并且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反倒是读死书的人,因为过于认真,过于执着,认死理儿,想不开。最好还是,多读书,读好书,清醒地理智地读书。

5了解作者的身份也很重要

现在,每看一个新的作品之前,都要先了解一下作者的简介,或者偶遇一段喜欢的文字,也要找找这句话是谁说的,主要看看作者是哪里人,哪个年代的人长相如何,品位如何,命运如何等等。

目的是甄别一下,这段文字你该如何对待、可不可信、值不值得看,要不要接受作者的习惯、品位、价值观等。为了防止被误导,这样做未尝不可,因为你读的书会无形中影响着你的思想,行动,习惯,性格,命运。

在我读过的散文随笔里,最喜欢林文月的文字,研一在图书馆找书时偶遇她的文字,温柔平和,不无病呻吟,不故弄玄虚,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搜了她的个人简介,更是觉得自己没看走眼,之后又连续拜读了她创作的和翻译的多部作品,只觉得相见恨晚。

相关文章

  • 读书,要学会抽离,否则会毁了你

    1《红楼梦》的消极的虚无主义 初三的时候,开始读《红楼梦》,甚是喜爱,因为是文学经典,所以家长老师也不会阻止,高中...

  • 学会抽离

    演员扮演人物,尤其是历史真实人物,很容易人格解体,陷入角色,角色附体,难以摆脱。 张曼玉扮演一个抑郁...

  • 学会抽离

    对于过去了的,不会再属于自己的人或物,对于疏远了的关系,要学会从一段关系中迅速的抽离出来,这是对自己最大的救助,不...

  • 学会情感抽离

    眼见的与实情常常不相符,所想的也往往与结局相悖。但我们却更常相信眼见的,也更执着于所想的。即使现实摆在面前,我们也...

  • 80

    今天学到了什么? *别让安逸摧毁了你... *毁灭很容易... *不要把不好的东西放大... *从意识里抽离出来....

  • 学会聚焦,学会抽离

    每天主动或者被动接收N多信息,学会聚焦可以让自己筛选对自己有用的,进而提高做事效率。 每天开始工作的时候,时间也不...

  • 14/365学会抽离

    每次醉酒,第二天必定后悔,然后在后悔中蹉跎岁月。 昨晚又醉,喝酒的原因是,班里学生成绩没考好。 我一遍一遍地看他们...

  • 等一个晴天,我们会再相见。

    你要学会抽离自己的灵魂 让他出世遨游自在 我们在红尘中游走 七情六欲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 你若不能学会用出世的灵魂冷...

  • 学会从情绪中抽离

    以后有情绪了…就想办法自己呆着 学会从情绪中抽离… 不要你过分压抑和控制情绪… 只需不要伤害周围无辜的人即可。

  • 学会迅速抽离的本领

    这段时间和我大女儿的一个以前兴趣班的同学的妈妈保持亲密的联系 。 昨天晚上她发微信跟我说 自己又生气了 ,因为同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要学会抽离,否则会毁了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ko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