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18:黑猫白猫

作者: 康康2022 | 来源:发表于2022-11-11 11:06 被阅读0次

【原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规定要怎么干,也没规定不要怎样干,只要怎样干合理恰当,便怎样干。”

【读后感】

越读《论语》,越欢喜,难怪冯唐说《论语》是他最喜欢的十部中文书之一,它是中国最好的古汉语。

换作从前,我听到这番话,定会以为他在炫技,故作高深,今日觉得此言不虚。一本书的好坏,众说纷纭,而时间才是最好的评论家。深邃和厚重的经典,穿越时间和空间,历久弥新。

以前,孔子在我的印象中,是位德高望重、严肃认真的前辈长者,然这一日日透过《论语》的接近和熟悉,他的音容笑貌、动作神态仿佛已在眼前触手可及,如此的亲切、真诚、风趣。

今天读到的这段话,孔子给我们讲的是做事的方法和态度。

在这世间,当如何行事、做事?孔子说得简单明了,他说怎么合适,怎么做。意思是不要让条条框框来限制你的行为和想象,面对当下的这件事,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就怎么去做。而不是这件事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干过,所以不敢干;也不是这件事我干了,别人可能说我坏话,所以不去干。

孔子这句话的中心思想,用邓爷爷的话来说,就是“黑猫白猫,抓住老鼠才是好猫。”这观点,是不是很酷,十分特立独行?孔子2500多年前提出来的观点,怎么觉着那么带有现代气息呢?读到这条金句,你也许和我一样,开始有点明白为什么人们说“半部《论语》安天下”——《论语》中藏着做事成事的智慧。

仔细读《论语》,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不同的人问孔子同一个问题,他的答案是完全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孔子之所以会说出自相矛盾或者前后不一致的话来,我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才是合适的。比如好学的子贡提问一个问题,孔子会引导他提高思想和修养的境界。而同样的问题,换作好勇的子路来问,孔子会换一种方式回答,稍稍打压他的气势,因为孔子认为气势过胜,同样不是一件好事。

孔子主张教育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阅读也应该如此,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书籍,读法不同。

有人同时读五本书,有人专注于一本书;有人读书从第一页第一行第一个字开始,看到最后一行最后一个字一个句号;有人读书跳着读,寻找自己感兴趣、对自己有用的点,再精读。以上阅读方法,哪一种最好?哪一种是正确的?哪一种都是正确的,哪一种都是最好的,关键是谁在阅读,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合适的阅读方法,如同趁手的兵器,让人功力大增,事半功倍。

你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兵器?

相关文章

  • 《论语》18:黑猫白猫

    【原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规定要怎么干...

  • 白猫和黑猫

    白猫是公主,黑猫却不是王子。 黑猫在花园墙角,白猫在城堡里。 黑猫被蝴蝶吸引,蝴蝶飞到了楼上。 黑猫看到了白猫,白...

  • 白猫黑猫

    著名的白猫黑猫论,说了好多年了。 关于白猫黑猫的争论,也有好多年了。 白猫黑猫,貌似颜色不同,但是共同的标准是捉老...

  • 每日练习0418

    一、绕口令练习 白猫黑鼻子,黑猫白鼻子;黑猫的白鼻子,碰破了白猫黑鼻子,白猫的黑鼻子破了,剥了秕谷壳儿补鼻子;黑猫...

  • 每日演播练习0422

    一、绕口令练习 白猫黑鼻子,黑猫白鼻子;黑猫的白鼻子,碰破了白猫黑鼻子,白猫的黑鼻子破了,剥了秕谷壳儿补鼻子;黑猫...

  • 好猫(以此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无论白猫黑猫 不计成本抓老鼠的猫 不是好猫 无论白猫黑猫 不择手段抓老鼠的猫 不是好猫 无论白猫黑猫 只讲结果不重...

  • 童话 | 三只小猫

    白猫、黑猫、灰猫并排蹲在走廊上 一起抬头看月亮 云影挡住月亮的时候 白猫发现黑猫、灰猫都不见了 灰猫发现白猫、黑猫...

  • 《远见》十

    1.白猫黑猫 这是一个分工合作得社会,猫会捕鼠,管它是白猫还是黑猫,只要能捕鼠的,就是好猫。甚至不管白猫也好,黑猫...

  • 黑猫白猫

    正道,要依靠族群来定, 相似的族群相互吸引,不一样的,影响利益的被排斥,叫异类,叫邪教。没有什么必然的正道,所谓爱...

  • 黑猫白猫

    老话说: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1 白猫是一只抓不住老鼠的白猫。 为此,男主人总是训斥她,幸亏白猫长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18:黑猫白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pz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