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何帆曾提到一个概念:苟且红利。
意思是,做同一件事时,其中会有许多苟且者,他们的人生哲学就是得过且过,口头禅是“差不多得了”。
但另外一些人却渴望精益求精,他们凡事力求做到100分,最终战胜了“苟且者”,享受到了红利。
曾经网上有个老话题:为什么办公室白领不值钱,路边的摆摊大妈却发家致富?
现在就有了答案。
不是白领不值钱,而是浑水摸鱼的白领不值钱。
不是地摊生意好赚钱,而是肯吃苦的小摊贩子能挣到钱。
每个行业,放眼望去,都是黑压压一片人。
可其实,只要你拼命往前多挪一点点,就能跑赢一大波苟且者,吃到因别人的苟且而产生的红利。
我之前在媒体工作的一位同事,就是典型的凡事苟且。
她有点小聪明,毕业于知名大学,文字功底不错,领导开始对她寄予厚望。
但她的实际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
平时工作时,聊天半小时,写文章十分钟。
经常磨磨蹭蹭,拖到绩效考核截止时间才赶鸭子上架,既不去润色句子,又不去考究素材,最后的成品不仅让人不堪一读,而且还错别字连篇。
领导希望她平时多研究写作思路,可是她图省事,仍然只用以前三板斧的套路式写作。
公司要求她追一个热点,她东拼西凑,拿着别人的文章一大锅炖。
后来,单位只好把她调到助理岗位,但她那副德性依然不改。
开会时让她做一个简单的会议纪要,她敷衍了事;让她找一份资料,她偷懒对付。
有句话说,狼行千里吃肉,马行千里吃草。有时候,一个人能不能成事,不在于多好的赛道,多好的平台,而在于这个人。
逮不到野牛的狮子,换到美洲平原也难以逮到羚羊。
混日子的人,不管去哪儿,都会把自己混成最底层。
相反,把简单事情做到极致的人,上天也不会辜负。
英国一位小哥Paul,13岁时开始当洗车学徒, 如今洗车已经30年的他,全世界的名人、富豪都排着队为了让他洗车,每次收费5万人民币。
同样是洗车,为什么这位英国小哥能把这么低端的行业,做到如此高端?
看了他洗车的61道工序,也许你会理清一点头绪:
全封闭式工作间,悬挂两排7000瓦照明灯,只为去除每一个瑕疵;
冲洗车体时,会根据车型不同,调试不同压力的高压水柱;
为防止车的内部进入水渍,车体所有缝隙都会粘上特制的防水胶;
清理轮毂和车胎时,每一个车轮都会被卸下来清洗。
单是这些洗车前的准备工作所花的时间,就足够在传统洗车店里洗几十辆车了。
洗车的时候,小哥常常是蹲着或跪着,把每个死角都清理得干干净净。
在完成所有步骤后,他还会拿出便携式显微镜,扫遍车身的每一块细节,确保车身没有任何损伤。
如果有疑似损伤的地方,他还会进行二次清洁或修复,直到整辆车完美如新。
说到洗车,很多人想到的是工资低,工作内容只是喷水洗洗,简单至极。
可是这位英国小哥却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领域里,把工作的方方面面做到了无可挑剔,最后成就了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