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日记 四十二续

作者: 洛北河刘泽清 | 来源:发表于2022-11-04 05:39 被阅读0次

        2022年11月02日

        第二节课讲作品

        王逸竹的《初秋的思绪》

        王逸竹,男,1978年4月29日生,中国信息协会会员,江西省乐平市人,其发明的《一种电子文档自动笔记系统及实现方法》 和《一种采编读网页浏览器及实现方法》影响比较大。

        文学作品有《梦中梦》(又称《最浪漫的痛》) 、《初秋的思绪》、 《背向坐人生之车》、《中秋节江南雨中抒怀》等文章,其中,《背向坐人生之车》这篇文章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冰心的《超人》等诸多名篇同时被选入《大学生我最爱读的经典文章》第二期。

        在《初秋的思绪》里,他首先说秋叶,“秋风剪叶成泪,曲径通幽生愁”这一句,就把全篇的概念固定下来了,他肯定是习惯于在惆怅悲秋的情绪里写这个思绪的。

        刘禹锡有一句话叫“做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就是说在自古都是逢秋悲,这个悲秋的情感,在人类是很多的,所以他看着偶尔飘零的一滴眼泪,却猜不透它为何哭泣,因为它上面长着一串串未熟的果实,而下面却坐着一对呢喃春天的少年。

        “我可以悄悄躲开它,可我却躲不开它那复杂的情绪,春草般的往事迅速从情绪的土壤里破土而出,生长,蔓延。”

        其实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岁月,人的情感应该是有一种成就感的,那为什么又会悲秋?我们就试着想一下春夏秋冬,一年的起始是春,那如果把春比作这个幼儿时期?那到秋就是垂垂老矣了。当然,每个人垂垂老矣的时候,都应该有自己的果实,而这个果实重不重要?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

        春草般的事物,迅速从情绪的土壤破土而出,生长蔓延,其实我们在这个时候应该有春草般的情绪,这个时候,我们人应该是面向严冬的,但仍然要淡发出一种为老不老的奋争情绪。

        “属于我们那一代的天地已经到了夏秋之交,纵然还剩下我这一份春天的色彩,也唤不回那一整片天地的春色,因为我们已经找不回那个属于我们的春天了。”

        他写了要滋生春的情绪去生长,又回忆一下,就是我一个人的努力是换不回春天的。写东西高就高在这个地方,好像在马路上开汽车,不是一直往前开,而是要像我们在山里走路一样的,曲折的走走走,还要回回头。

        作者写到这里的时候,一回头,马上又写了一个细节:“一只小麻雀飞过来,悠闲的唱着自由之歌,在夕阳的余晖中叽叽喳喳,上下翻飞。只可惜是逆光,我只能看到它的剪影,但是它那活泼的动感和曲线,唤起了我对她的思念。”作者在这里,把一个细节装在自己的情绪里,拉开人生的思索。

        他讲到那只“我读小学时养过的一只麻雀,它曾经在我的《最浪漫的痛》里扮演了和平使者的角色,也不知道它现在怎么样了,是不是依旧还恨我当年的无知,请托个梦给我好不好?”从讲麻雀引申到自己养过的麻雀。然后又再引出最浪漫的痛。他曾经写过这个麻雀,还要惦念着她跟“我”自己的联系,这个联系是麻雀吗?在某种程度上很难说。

        还有《最浪漫的痛》里那位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她,是否也在埋怨我的无情,希望我让她复活呢?可是,现实世界是残酷的,是冷色调的,即便是象梵高的《向日葵》那样热烈的色彩与燃烧的笔触,也掩盖不了他那内心的凄然,更加反衬出世态的悲凉,无论从《向日葵》的深沉背景或者哲学角度看,它不也是冷色调的吗?如果非要让我给你安排一个好的结局,必须等我找到一个答案,一个困扰人类至今都没有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实现全人类和平民主的方法,否则,我如何给你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如何给你安排一个完美的结局?所以,在“我”找到答案与方法之前,你只能作为《最浪漫的痛》里的女主角。

        显然,在这里把他的内情表达出来了。写到这里的时候,他对这个女旁的她的这种眷顾让他滋生出悲凉来。

        作者的写到这里的时候,他是要表达内心的矛盾的,秋走过了春夏的过程,所以这个秋一定是在我们走过来以后,回头看到的这个秋,那它里头就应该有故事。

        极端感性的人是很痛苦的,他们会神经兮兮,如同梵高那样,因为他们能感悟到凡人无法触碰的灵魂,他们可以与天地万物精神相往还。

        同样,极端理性的人也是很痛苦的,他们也会神经兮兮,如同牛顿那样,可以推理出凡人无法想象的规律,可是他们往往是唯利是图,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

        作者本人是搞理工科的,但是他集聚于这种感性,就是情感很丰富的,在某种程度上情感的丰富,和他这个悲秋是很有联系的。

        他接着又说,同样,极端理性的人也是会很痛苦的,他们会神经兮兮的,如同牛顿那样,可以推出凡人无法想象的规律,可是他们往往是唯利是图的,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以理性为资本或者理性为依据来发展人生,这样做就会丧失很多情感的眷顾,对于一个文化人来说,那是很可悲的。

        作者认真的思索了情感丰富的人和情感理性的人,这两种人其实都有他的痛苦。喜怒哀乐苦,这是一个正常的人必须具备的生活、情感,理性的人和感性的人都会有苦,只是他们的苦与苦有所不同。可世间的痛苦莫过于极端感性与极端理性集于一身的人,这样的人有如冰和火的融合体,一旦他脑袋里思维起来,滴的一定不是普通的水,而是血、汗、泪。

        他告诉我们:人有两种,一种是极端的快乐,一种是极端的痛苦,其实极端痛苦和极端快乐它都是人生,这种人生只不过是我们生存在这个环境里必须存在的一种。

        作者在讲到名和利的时候,他很畅的说,其实对于任何人来说,名和利都只是短暂的,那一瞬间人们都会走向无,从有到无,从生到死,向死而生,这个主题占据了这个作品的重要关节。名利都算不了什么,任何事情都会消亡的,

        作者在文章里有一句金典的话,其实也是充满哲学意义的道理:

        如果一个人说他完全弄懂了哲学,那他一定不懂哲学。

        作者把哲学想象力,跟哲学的辩证关系和哲学的存在融合在一起了,就是说很多东西都是我们想象力想出来的,比如说我们的宇宙,而宇宙其实也很奇妙,人家说宇宙是无限存在的,事实上是这样的吗?

        关于生命的意义,作者发现没有理想的孩子的童年是快乐的,有了理想的成年人是痛苦的,所以他认为没有理想才是生命的意义,这个意义就是生命要充满快乐。

        所以他说,人生就有一个短暂的童年的快乐,一旦你有理想,有追求的时候,你就不会快乐了,就会有痛苦来折磨着你,来让你明白苦难,所以你一定是在苦难和快乐的追求中表达出来的最终就是一个无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学日记 四十二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ws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