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道德经》的“损有余补不足”到木桶效应原理的补充

从《道德经》的“损有余补不足”到木桶效应原理的补充

作者: 林汉扬 | 来源:发表于2023-04-08 20:46 被阅读0次

小鲤鱼泡泡: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以上引之小鲤鱼泡泡网友的一篇简书文。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答:跟《道德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的道理一样,如果“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表示,损过长的木扳来补短的木板,取长补短来过到平衡。不然就会“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这是把局部过剩的资源去物尽其用不浪费一块木料,来达到整体的优化。如果是“损不足而奉有余”就会只让资源集中流向到局部,而局部短暂的得利,在经济现象中,当得利的强势利益既得者朱门酒肉臭需求欲望过大而以权力来掠夺弱势群体的财富时,当垄断资本投入再生产供给时,收入低的弱势贫困者无力支付实现需求时,社会出现了二极化现象,表现为既得利益群体财富集中与垄断资本的再生产供给绝对过剩与广大消费者需求相对不足之间失衡,之后社会经济就会硬着陆经济萧条回归现实表现为经济危机损人害已现象。当然,许多人认为我这不是在说要资源财富均等与杀富济贫,其实,他们是没有看出我在提倡按劳动价值等价分配与交换,即按能力强或劳动生产率高,劳动创造约价值高的人也应该得到社会价值补偿奖励,那么,如何体现在木桶效应上看出补偿奖励?我认为应该是以他们提供桶壁的宽度从而使木桶底部半径或直径延长,容积增加使之可以容纳盛水的体积,来衡量他们为社会作出的价值贡献。这个算是我对木桶效应的一点补充吧!

相关文章

  • 木桶原理对吗?(16)

    木桶原理很流行,就是说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这个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个木桶原理也叫短板效应,它得出的结论,...

  • 社会热点之从“木桶效应”到“新木桶效应”

    【热点背景】 木桶效应是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

  • 3.204 短板理论

    短板理论又名:木桶原理、水桶效应、或短板效应。来源: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描述:盛水的木桶的盛水量的高度有围成桶的这些木...

  • 心理规律五:木桶效应

    【亲子教育】Day15 心理规律五:木桶效应 001 木桶原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说的是一只木桶想盛满水,...

  • 《每天1个心理效应,21天升级人生》• 第三天

    新木桶效应:如何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木桶原理是什么? 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 不完美恐惧症 迫使人...

  • 弱点效应

    弱点效应就是短板效应,亦即木桶效应。 木桶装水多少,由最短板决定。 木桶装水安全度,由最短板决定。 木桶装水包容度...

  • 《木桶短板理论》

    短板理论又称“木桶原理”、“水桶效应”。 该理论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

  • 让短板成为跳板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曾提出短板理论,又称“木桶原理”、“水桶效应”。说的是,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取决...

  • 经济学基本原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之深度解读-3 ——木桶原理

    短板理论又称“木桶原理”、“水桶效应”。该理论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

  • 十大心理学效应-木桶效应

    心理规律五: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道德经》的“损有余补不足”到木桶效应原理的补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yv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