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医保健
中药——壹佰壹拾叁:黄芩

中药——壹佰壹拾叁:黄芩

作者: 一曦霜月 | 来源:发表于2021-02-20 21:58 被阅读0次

黄芩

别名:腐肠、黄文、空肠、元芩、土金茶

性味:寒;苦

归经: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功效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用法: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禁忌: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禁服

性状: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枯朽状或中空,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气微,味苦。

产地:河北、山西、内蒙古

黄芩性味苦、寒,归肺、肝、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黄芪性味苦寒,能清热燥湿。黄芩性味苦寒,能清热燥湿,擅长清中上焦的湿热。另外黄芩主入肺经,可以善于治疗肺火以及上焦实热,是治疗肺热咳嗽的主要药物。黄芩还有清热泻火的作用,在气分湿热证,常常用之,黄芩还有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可治疗热毒壅盛的疮痈肿毒,以及咽喉肿痛等。另外黄芩还有凉血止血之效以及清热安胎之功。

(仅供参考)

相关文章

  • 中药——壹佰壹拾叁:黄芩

    黄芩 别名:腐肠、黄文、空肠、元芩、土金茶 性味:寒;苦 归经: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

  • 黄芩——自渡子

    《黄芩》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小黄芩、黄芩茶、山茶根、土金茶根...

  • 小肠经祛湿类中药材——自渡子

    《小肠经》祛湿类中药材 (4类/4味) 《清热燥湿》类祛湿中药材(1味)——黄芩。 《利湿退黄》类祛湿中药材(1味...

  • 药味第七 黄芩

    2017-05-07 江珂珂 中药之旅 大家知道黄芩是一味苦寒之药,专清中上二焦的湿热,那么黄芩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

  • 中药材之黄芩详解

    黄芩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的功效。用于治疗湿热痞满,泻痢,黄...

  • 经验

    科学中药比例计算 如:小柴胡汤,每6公克中含有2.1克黄芩。合方需用到2克黄芩,则2除以2.1乘以6公克,约为5....

  • 中药是真的很难喝,但是真的有效

    这次医生给开的中药方里有14味中药,分别是:北柴胡,黄芩片,清半夏,太子参,枳壳,桔梗,木香,瓜蒌,甘松,油松节,...

  • 喝中药有哪些“禁忌”

    喝中药要忌口,下这些食物不能同服: 1、清热药躲开辣椒 如果正在服用大黄、黄连、黄芩等苦寒药物,或者牡丹皮、黄柏...

  • 湿热体质者的药物保健

    湿热体质的药物调养以清化湿热、分消走泄中药为主,如黄连、黄芩、黄柏、龙胆、生地黄、玄参、芦根、知母、苦参、秦皮、天...

  • 黄芩

    别名:腐肠、黄文、妒妇、虹胜、经芩、印头、内虚、空肠、子芩、宿芩、条芩、元芩、土金茶根、山茶根、黄金条根。 基源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药——壹佰壹拾叁:黄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ax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