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纪念物理学家霍金美文蓓蕾
“宇宙之王”霍金去世,却引发了一场中国网友们的“狂欢”

“宇宙之王”霍金去世,却引发了一场中国网友们的“狂欢”

作者: 書海 | 来源:发表于2018-03-17 12:11 被阅读1526次
霍金

相信许多朋友对于霍金并不会过于陌生,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名人之一。

还记得小学时期的课本上便有写他的文章,一位患上了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的“宇宙之王”。

那时只觉得这个人很神奇,后来才知道他有多么的神奇。1979至2009年任卢卡斯数学教授,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

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于正常人而言,通过天赋与努力取得如此成就,人们只会佩服赞叹,而对于一个身患“卢伽雷氏症”,一生几乎都被禁锢在轮椅上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毋庸置疑,霍金值得任何人的尊重与敬佩。

他虽被上帝禁锢住了身体,但灵魂却不甘于寂寞,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科研和写作,与命运抗争,这种精神称得上伟大。

他说:“我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

他说:“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把宇宙整个明白——它为何如此,为何存在。

他说:“在我21岁时,我的期望值变成了零。自那以后,一切都变成了额外津贴。

他在《时间简史》中写道,“如果此刻太阳熄灭,地球上的我们只能在8分钟之后才知道”。而在今天,熄灭的太阳,就是他自己。

3月14日,所有人都知道了一个消息: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因病去世,享年76岁。那个仰望星空的人终于化作了星空,一代科学巨星陨落,回归宇宙。

而巧合的是,霍金生于伽利略忌日,逝于爱因斯坦的诞辰,而76年,恰好是哈雷彗星回归地球一次的周期。也许,他们将会在另一个世界进行一次愉快的会面呢。

回归宇宙

风起于青萍之末, 浪成于微澜之间,霍金的逝世,霎时间便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旋风。想必许多人初闻这个消息时都是惊讶的,紧接着便是缅怀,发一段文字,这是人之常情。

但这仅仅只是开始罢了。首先被波及的是我们的朋友圈 ,各种怀念满天飞。紧接着,网络上各大论坛也被一一刷屏,各种各样的矫揉造作,自我感动,乃至是“痛哭流涕”的“悼词”令人瞠目结舌。

而这其中,有些人对霍金知之甚少,有些人甚至直到今天才知道霍金之前并没有去世。看着那些令人“潸然泪下”的帖子,我不禁想起了曾经在朋友公众号看过的一首写给“周总理”的长诗。

依稀记得有几句是这样的:哭问苍天意如何?我替君死伟人活。君活我死终无憾,吾侪了却此心愿。读完后没来由的起了一身鸡皮疙瘩,险些就要在留言区写下“节哀顺变”了。

“真情流露”的缅怀完毕了,网友们似乎俞加“兴奋”,一夜之间,无数关于霍金“有多么伟大”的文章新鲜出炉。他说的每一句话,他人生的每一点际遇,任何一点成就都被无限放大。

各种纪念、各种“最伟大”的头衔被定在了霍金老先生的头上,从最初的“最伟大的科学家”逝世、到“最聪明的大脑”离开了、再到“爱因斯坦之后的第一人”去世等等不实文章在网上泛滥开来。

兴奋的中国网友们这是要封神呀!这种架势,估计连西方人看了都要目瞪口呆。而事实上呢,西方甚至全球物理学的象牙塔里,从未有物理学权威机构正式授予霍金“第一”的荣誉称号。

只有供职单位对他有过“之一”的荣誉评价。外媒对他去世的讣告内容是:“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

作为“无知”群众,一本正经的去评判“名人”,本是茶余饭后,娱乐调侃,但奈何三人成虎,总有人将这些外行人口中的讹言谎语当真知灼见。许多人都在理所应当般的夸大霍金的学术地位,非要把霍金捧成当代爱因斯坦,这显然是言过其实的。

对于科学界的名人伟人,实际上外行人根本就无法评判,无论是知识储备亦或是专业水平,他们的很多地方在我们的认知之外。想必,霍金老先生在另外的时空得知如此情形,也会皱眉不已吧。

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似乎是已存在于许多人的潜意识里的,于是便自然而然的有了这一场旋风。试问,若是国内的科学家逝去了,还会有如此的跟风与热议吗?

在中国,有这样一句话很现实的反映出了如今的社会,“将军孤坟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于许多默默无闻的科学巨匠和泰斗来说,他们的名字,他们的研究领域,乃至他们的成果,是鲜有人知的。

就物理学家而言,有多少人知晓“杨振宁”这个名字的?陌生吗?至少对于大部分人是陌生的。他在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于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

霍金还在世的时候就有一个全人类“伟大的物理学家”评选榜,但里面评选出的依然在世的最伟大物理学家是杨振宁老先生而不是霍金。

2000年时《自然》评选了人类过去千年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全人类总共只有20多人上榜,杨振宁先生在这个评选中名列18位,并且他还是这个榜单里唯一一个活着的物理学家。

杨振宁

关于杨振宁与霍金在物理学成就的对比,有这样一个有趣的说法:“假如物理学是一座大楼,牛顿便是打地基的,爱因斯坦是盖楼的,霍金是刷墙的,而杨振宁,则是在这栋楼里打了一个电梯井,用标准模型贯通了整栋楼。”

除了杨振宁老先生,中国还有着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科研人员,他们竭尽所能把一切贡献予国家。当大家还在对国外科学家极力抬高,歌功颂德的同时,也请别忘记了,在中国,也有着那么一群伟大却低调的人在默默的付出着,他们也是英雄。

或许,名扬天下也好,默默无闻也罢,功过是非,千百年后自有后人评说,我想,我们不应仅以所听所闻,人云亦云,便急于做出评价,在不了解一个人之前,一切的捧高与贬低都是对他人的不尊重。

历史时刻

夜深了,网友们依旧在兴奋着,狂欢着。我拿起了睡在书桌角落里的〔时间简史〕,在这样安静的夜里,我竟感受到了宇宙的波澜壮阔。

时间简史

作者/书海留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我可能还是个孩子:彼此的世界离得太远了,情绪传递不到的地步……
    書海:@我也许还是个孩子 🤔🤔
  • cdaea50629aa:霍金是这个时代最有名气的科学家,一是有成绩,二是身残志坚,令人敬佩。具体成就排第几不是普罗大众在意的。
    中国人喜欢造神,但是自己身边的神,经常会跌落尘埃,所以外国的神更讨好捧一些。
    書海:@秦皇岛长安瓷砖姜 霍金伟大是对的,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也是存在的。
  • 五木H:但不得不说 霍金将宇宙推向了普通人
    書海:@五木H 值得敬佩
  • 一个嵩鼠路过:记得当时我是这么说的,首先你自己要能活上76才有资格去悲痛。如果连自己都不能做到那这样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至于文中说的中国的什么情况,更多的是出于商业宣传。基本靠炒作。真正有真材实料的不算多和少。能够持才不傲的就看得见的了。但所幸还有一些。他们是所谓的明星世界之内娱乐圈之外的忠贞清流。
    書海:@一个嵩鼠路过 说的挺好,这算是社会现象,好坏自有公论
  • 力松:缅怀逝者应用心。霍金先生是物理学泰斗,他的逝世是全人类的损失,但在专注先生逝世的同时,我们也应铭记在他之前还有许多无私奉献的物理学家。
    書海:@力松 😋😋😋正确的观念,我们应该具备。
  • f09c375a403e:突然想起了我的上学历程,好像国内的科学家并没有接触到几个,尤其是学到物理化学等东西,好多国外的某某著名什么学家,感觉国外的总是很厉害,可能这也是造成当代我们这一批人不怎么关注国内贡献者的原因之一吧
    書海:@胖猫儿 国外的月亮比较圆,这是大部分人的观念。
  • f1c6b5f15e34:众人皆傻遂使宇宙之王诞生
    書海:@来简书玩儿玩儿 😂😂😂😂
  • 云朵tania:前几天我就这篇文章写了这样的评论,“许多默默无闻的科学巨匠和泰斗来说,他们的名字,他们的研究领域,乃至他们的成果,是鲜有人知,我个人认为不在于大众,而在于传媒,大众只是信息的接受者",后来我想了想,觉得不够严谨,传媒是一方面,受众的接受程度也很重要,科学领域的知识原本就比较深奥,哪怕是高学历毕业,缺少长期的引导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仅仅靠填鸭式的灌输方式是不行的,科学知识的学习是要从幼年就开始由父母或老师去引导孩子去了解,通过思考去理解。国外很多工科类的绘本就很好,还有引导学生探索思考的教育模式。
    書海:@晚霞tania 传媒传达了信息,作为接收信息者,我们需要判断力,用我们所受到的教育去判断。外国人崇拜运动员、科学家、乃至总统,而我们崇拜的是明星,这是整体社会现象,当然,从另一面来讲,这也证明我们生活品质确实越来越好了,有足够强大时间去追星了。
  • 用写创造:我也一直认为霍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看了你的文章,好象不是
    書海:@添行 这篇文章我发过公众号、百家号、头条号。
    用写创造:@添行 这文章是网络上流行的一篇文章,你引到简书来,很好,
    書海:@添行 最伟大之一
  • 云朵tania:许多默默无闻的科学巨匠和泰斗来说,他们的名字,他们的研究领域,乃至他们的成果,是鲜有人知,我个人认为不在于大众,而在于传媒,大众只是信息的接受者。
    書海:@晚霞tania 哈哈,有理,媒体引导也有很大责任
    云朵tania:@书海留踪 教育水平有限呀(这里的教育水平不是指学历),比方说中国被称为巨婴国,当我们虽已是成年人,但心理,认知,思维这些都没有发展好,判断力自然要打折扣。
    書海:@晚霞tania 大众也该有正确的判断力
  • 粉凉:彼此彼此。
  • 归去来茜茜:即使加了引号,“狂欢”二字也有冒犯的感觉。
    書海:@茜茜在线 总的说来,一些人确实是在狂欢
  • 晓风思语:写得很精彩,拜读了!
    書海:@晓风思语 谢谢
  • 葵落:批判性很强,我觉得当代越来越需要这样有独树一帜观点、不人云亦云的文章了!
    書海:@冷色潇湘 谢谢鼓励
  • 云儿520:学习了!至少关注大师比关注戏子有意义,给我们时间,我们会懂得越来越多
    書海:@云儿520 加油
  • 小小十九:好棒,两个衔接的超级自然,缅怀中透着浓浓的尊敬
    書海:@小小十九 伟人值得尊重
  • 踏雪飞鸿520:看得出来,你很认真地在写文字啊,加油~
    書海:@踏雪飞鸿520 谢谢,加油
  • 教学平台杨教授:很多人知道杨振宁是因为“82岁娶28岁”的新闻:joy::joy::joy:
    教学平台杨教授:@功道自然成 :joy::joy:
    功道自然成:@教学平台杨教授 确实,我第一开始知道有杨振宁就是因为这个事儿。因为我浏览新闻的时候没有看到过杨老的信息,这是真的
    書海:@教学平台杨教授 哈哈
  • 8ae8cc7747ba:说的好好:+1:

    这不禁让我想到林肯公园的主唱去世那段时间,也是整个朋友圈在刷,甚至是以前没听过他歌的人,跟风表示“哭死”......?
    書海:@啊是阿牙 跟风无罪,自欺欺人却是悲哀
  • 团子姐姐哟:挺感叹,希望不再是调侃其身体,而是赞叹其灵魂
    团子姐姐哟:@书海留踪 (◍•ᴗ•◍)ゝ
    書海:@团子姐姐哟 我想品德的人都不会调侃的。
  • 王悦桐:只要有新闻,中国网友都热情嘭嘭
    書海:@王悦桐 哈哈😄从众效应
  • 姜永利:给个赞
    書海:@姜永利 😬😬
  • 荷叶书塾:很多时候人表达自己看法并不是因为他们对于事情的认知有多么深,只是大家都在发表看法,若自己不发,岂是不是Out了?
    書海:@pawn_696b 这种心态是人之常情,但在跟风的同时,看一本〔时间简史〕也是有必要的
  • 集安的枫叶红了:不会评介伟人,只为了欣赏朋友的作品而来。
    書海:@集安的枫叶红了 谢谢
  • 葡萄的枝子:思维缜密,理论清晰,文笔犀利,是真正的好文👍
    書海:@葡萄的枝子 谢谢鼓励
  • 兮浪:写的真好,送你一朵花🌹
    書海:@兮浪 谢谢你的花🌸
  • 南飞雨燕:杨厉害!
    書海:@南飞雨燕 😛😛😛
  • 流水若希:笔锋一转,实属巧妙,眼界开阔,思维活跃,不愧是写字带风😊
    書海:@流水若希 我会加油的
    流水若希:@书海留踪 不客气呢,还要谢谢你带给我们的美好,传达我们的正能量ヾ(^。^*)
    書海:@流水若希 哈哈😄谢谢支持😁
  • 心若兮:书海的见地就是高屋建瓴的,无论是对书,对人,还是对事的评论都有的放矢,令人羡慕并生妒忌啊!赞!
    書海:@心若兮 哇塞塞,欢迎若兮姐姐~( ̄▽ ̄~)~我才刚刚起步呢😄一起加油

本文标题:“宇宙之王”霍金去世,却引发了一场中国网友们的“狂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fj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