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知道李娟,是从闺蜜杜鹃口中。2013年的暑假,我从安顺回到湖北,以武汉为中转站,在娘家和婆家各待了五天。又在武汉跟两位闺蜜聚了聚,杜鹃当时怀着她的小豆豆四个月,来武汉办理迁户口的手续。
我陪着她办完手续,又在武汉玩了两天,再跟她去她即将安家的城市——常州。由于她的妊娠反应太大,陪着我出了一次门,中间就吐个不停,我不忍心再让她出门受罪,于是就宅在家里看剧看书。
她向我强烈推荐李娟的散文集《冬牧场》,并拿出才买不久的书给我看。一页还没读完,我就被李娟清新自然的文笔吸引了。
几天后我返回安顺时,这本书已经被我看完一半,我软磨硬泡,从杜鹃手中“横刀夺爱”,把书带上了回程的列车。
回家后不久,读完《冬牧场》的我已经爱上了李娟的文字,陆陆续续买了好多本她的书。
第二年我在老家待产,闲极无聊,从带回的书中翻出了这本书,忍不住又读一遍。之后每年回家过年时,我都会把它拿出来翻一翻。
现在,这本书的书页已经发黄,有些书页已经脱落了,但每当我再次开始读时,它的内容还是那样鲜活有趣,就像我跟闺蜜的友谊。那次见面以后我们再没有相聚过,这些年各自为着家庭事业奔波忙碌着,彼此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多改变,可是一旦开始聊天,屏幕那边打出的一行行文字,都透着懂得和温暖。
我还记得,那一次旅行开始时,我背了一只新买的小包,宝蓝色的。在武汉首先见到的是闺蜜娜娜。她一看到那个包就爱得不行了,几句甜言蜜语就把小包“顺”走了。我起初还有点心疼,但是后来从杜鹃那里“顺”来《冬牧场》的兴奋,已经完全盖过了失去包的失落。
那个包显然早已过时,可能躺在娜娜家的某个角落沉睡着。但《冬牧场》依然在我手中,那些文字永远不会改变。
友谊与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