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现实社会中,部分学佛人与周边的人会格格不入,导致有些人认为学佛的人是问题人群,另外,有些人认为学佛的人多是些弱势人群、老龄人群,您怎么理解?
答:现在这个社会,主流价值观就是拜金主义。那些与周围的人看起来格格不入的,其本身可能便是与主流的拜金主义的价值观不一致,他在寻找生命的意义,他相信生命一定不是用来吃喝玩乐,用来炫耀自己所拥有的世俗的成功,所以他们在寻找生命意义的过程中找到了佛法,发现佛法回答了他们所探寻的生命意义的问题,并且佛法是可修可证的,所以,对于这一类人而言,并非因为他们学佛而与周围人格格不入,而是因为他本身的价值观就与周围人格格不入,在学佛以后,更坚定了自己默默做一个追寻菩萨道的人。在追求出离的过程中,通常会有宿世业障来障碍他,所以,他不得不变得看起来与周围人群更格格不入,才不至于退转菩提心。但是,当他真正证得果位的时候,周围大多数有善根的人的误解应能消除。
另外,弱势人群、老龄人群他们对于人生的苦、无常可能有着更切身的体验,所以,他们会更天然地接受佛教思想。
佛陀有所说法耶?即为谤佛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2、如何引导孩子、亲人等周围的人学佛?
答:作为孩子的父母,首先,需要在社会上能够自立,能够给孩子树立起善良、勤奋、努力的榜样,能够给孩子基本的生存保障与安全感。其次,能够公平公正地帮助孩子分析他所遇到的人与事,接纳孩子的任何想法与行为,成为孩子的朋友,用言行引导孩子做善良的人。并通过周边发生的例子、一些佛教故事让孩子树立起善、恶果报真实不虚。从为善开始,引导孩子接受佛教思想。
引导周围亲人学佛则相对困难,因为周围亲人作为成年人,有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很难改变。只能等我们学佛有成,证得果位,才能够用事实说服他们,否则,最多起到净化一些心灵的作用。
不要把自己不完全了解的佛法讲给他人,学明白了才去分享。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3、有些人在刚刚学佛时,立志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抛弃以前不好的习气、欲乐,和不学佛的朋友也减少了来往。此时很可能受到周围人的冷眼排斥,再加上刚刚学佛,法喜尚未充满,心中难免感到孤独,这是初学佛者的一大障碍,也是进步的阶梯。您在学佛的过程中经历过孤独吗?您是怎样面对孤独的?
答:本质上,我一直比较独立,不太喜欢与人闲聊。学佛以后,便更明确了自己不闲聊并不是缺点,而是更有益于学佛。
成为菩萨
五蕴论
4、一位在校的青年曾向法师请教说“作为一个年轻人,自年幼到今天都是在学校,都没有走入社会。但是,我们经常在纠结,总是患得患失,我们怎么控制自己的贪念呢?是不是在现在这个阶段,真的要做到无欲无求呢?”对于该青年的困惑您如何理解?
答:对于还没有走入社会的年轻人,找到自己的兴趣,专注去努力,就一定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那一方面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个兴趣也包括学佛法,倘若年轻人对甚深微妙的佛法极为赞叹、渴求,对欲界有强烈的出离心,那么便去考佛学院,做一个专门研究佛法之人。如果仅仅只是将佛法用于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或当下遇到的问题,并没有出离之心,那么佛法精髓于他而言,便是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不计较的人便一定有好的结果。日常主要时间还是要专注于当下,精进于自己的学业,积极努力掌握一个谋生的本领,能够为这个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做一个能够有益于社会的人。
系统学习佛法,深信因果。念佛法僧戒施天
5、有些人在年轻时拼命追求人世间的功名利禄,沉迷于这个红尘世界而不可自拔,等到老年经历了一番世事沧桑之后终于感到厌倦,认识到人生之苦,所以开始学佛。但老年时毕竟身体、精力、智力都大不如以前,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学佛显得更为艰难。所以有部分学佛的老年人会为此感到恐慌、焦虑。由此,您对老年人学佛有何建议?怎样让老年人在学佛中获得人生的幸福?
答:老年人学佛可能主要问题在于不能够真实信仰。倘若真实信仰生命是无始轮回,死并不可怕,只是新的轮回的开始,可能就比较容易接纳了。通常学佛的老人一生也都善良,因此,积累了很多人天福报,告诉他们,以他们的善业,他们一定能够投生到好的去处,只是在这最后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回忆人生美好的时光,自己帮助别人、别人帮助自己的时光。原谅所有伤害过自己的人,也原谅自己伤害过别人。这样,老人如果能够了知生死去向,能够宁静安详地面对过往与未来,便能够安度晚年时光。倘若,能够让老年人相信人生苦、空、无常,当断、应断,做到万缘放下,一心归命净土,那就完满了。
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开始。害怕死亡是因为人固有的贪着,贪着自己已有的东西
6、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是苦乐参半,不会一帆风顺,也不会一直低迷,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得失是非。很多人得到自己想要的就感到快乐,失去或没有得到就感到痛苦。由此,在工作和生活中,您对舍与得怎么理解?
答:倘若坚信一切得与失均是因缘和合的结果,并不是努力了便一定能成功。个人的努力只是创造成功的善缘,能否成功确实还要看是否有前世的因。但今生的努力虽然没有成功,但功不唐捐,会成为后世成功的因。
得无所得
7、有人说,学佛是消极的,要你不要干什么事,但有些人觉得佛是很积极的,您如何理解?
答:从三世因果来看,前世因、今生果,在果上看,我们无能为力,只能接纳。但今世因、后世果,从因上看,我们可以努力为后世善而种今世善因,从这个角度看,佛是很积极的。
此外,从因缘来看,有善因无善缘同样不能结善果,因此,即便前世有善因,今生不全力以赴努力精进创造善缘,也是不能够有善果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佛是很积极的。
综上,佛是很积极的。
8、问题:您对梁武帝的“并无功德”如何理解?您如何理解福德与福德性?您怎么看待有为法和无为法的关系?
答:因梁武帝在造寺安僧时,心有所求。心有所求便是有为法。
心有所求的布施能够得到后世的人天福报,但人天福报享受之后,其再后世仍然按照新的因缘受报。因此,福德从性上说,仍然是“空”。“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因此,有为法仍然是变异法,无常、苦、空、无我。无为法,即“无所住而生其心”,“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