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经典哲学/现代之一12~《存在与时间》马丁.海德格尔1

经典哲学/现代之一12~《存在与时间》马丁.海德格尔1

作者: 放下皆得 | 来源:发表于2023-10-02 07:46 被阅读0次

1889~1976年

存在主义的巅峰之作

为了清晰透彻的研究存在的意义,我们需要首先对某一存在者(即现存者)的存在进行先行的、适当的探索。

存在究竟是什么呢?这是哲学一直以来探索的问题之一。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利用胡塞尔创始的现象学方法尝试回答这个问题,可是,究竟应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

对此,海德格尔通过注目于存在的意义,以人对存在的共同认识为线索,皆以探明存在的本质。

只要我们存在着,那么,我们就应该具备某种关于自身存在的意识,所以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关于存在的认识,从中抽出概念。为此,我们首先应当着眼于能追问存在的唯一的存在者,人的存在,以此梳理有关存在的问题。

海德格尔基于以上思路,使用现象学方法,审视人类的存在,《存在与时间》是一部未完之作,在尚未抽出存在意义之处便戛然而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是一部失败之作,恰恰相反,《存在于时间》可谓是存在主义哲学的经典之作。正如卢梭与黑格尔达到了近代社会原理论的顶点一样,海德格尔在本书中提出的存在论,也成就了存在主义哲学的不朽巅峰。

世界之于我们——烦之相关性

和胡塞儿相同,海德格尔也首先关注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一般生存状态,此处所说的世界,是指人身边的小世界。

海德格尔认为,我们是在不断与世界的其他存在发生关涉的,活着的所谓关涉就是指书写或使用等实践。

海德格尔称实现的根据为“烦”。在他的语境中,烦指的是关心或欲望等。在此基础上,他将与烦相应出现的存在称为用具。

用具一词,总是让人联想笔或榔头之类的物品。但是,海德格尔所说的用具的关键在于,它总是与我们的烦既关心欲望相应的出现。

假设眼前有一个杯子,对口渴之烦来说,杯子就是喝水的用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杯子的用法是事先被确定下来的,如果想插花的话,杯子也可以当做花瓶用。就这样,海德格尔把世界规定为以“烦”为骨架相互发生关联的地方。

我们平时也许觉得周遭世界是一个物理世界,与此相对,海德格尔则认为,世界是以烦为中心编程的价值秩序。

世界并不是自其伊始便具有客观意义的,对人来说,世界首先是一个在其中的人,能够通过与自身关注点或欲望相应出现的用具,自由选择个人生存方式的领域。海德格尔的这个观点,无论是作为认识论亦或存在论来看,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典哲学/现代之一12~《存在与时间》马丁.海德格尔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ii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