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71350/42383346e64a92b7.jpeg)
此诗作于作者远赴蜀中,于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下担任节度书记之时,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蜀中风俗,二月二日为踏春节,每当这天,人们纷纷外出踏青游玩,尽情欢乐。作者虽身处客中,也打起精神,外出散心。
看那江边,春风送暖,万象更新,更有那喜欢音乐之人,在草地上吹笙演奏,更添欢乐气氛。
春花和杨柳不管人类的离情愁绪,节气一到,气候转暖,兀自绽放娇容、生发新芽。蝴蝶和蜜蜂也仿佛是春天的朋友,每每春暖花开之际准时到来,参与春天的聚会。
“元亮井”与“亚夫营”分别出自晋代陶渊明和汉代周亚夫的故事,陶渊明字元亮,其《田园居》中有“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的诗句,所以这里的“元亮井”即指代故乡;汉代的周亚夫将军曾屯兵细柳营练兵备战,“亚夫营”即指作者在东川节度使帐下效力。
离家万里,孤身异地谋生,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真将何以排遣?
所以就有了尾联:在这异乡的江边,莫要细细思量,即使是这和煦的春光暖风,在我这个苦思家乡的人眼中,也如那深夜里的秋风冷雨般凄凉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