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曾经跟学校里的音乐老师学过一首歌,歌名叫《叫我如何不想她》。这首歌的歌词是刘半农先生在英国留学期间写的一首诗,后来赵元任先生给这首诗谱了曲,这就使它成为了中国早期的一首有名的艺术歌曲。
对音乐不是太了解,之所以学唱这首歌,纯粹被歌词所打动。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歌词很有意境。
诗歌要感动人,一定要有真情实感。而情感应该如何表达呢?复旦大学骆玉明教授说,中国的诗歌非常讲究意境,所谓意境是指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化在景物或景象之中。
这首《叫我如何不想她》的诗歌,通过“微云”“月光”“鱼儿”“枯树”这一系列的意象,表达作者对“她”的深深思念。
意象很美,但融于这些意象之中诗人的思念之情却并不美好。为了追求学业,只身前往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离开那个深爱着的“她”,一年四季,思念不绝如缕的日子并不好过!
这就是代价吧!
想来刘半农先生创作这首诗歌是受了《诗经·君子于役》的影响。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你看,“叫我如何不想她”不就是“如之何勿思”的翻版吗?
丈夫去戍边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归家,看着夕阳西下,外面觅食的鸡们回窠,山坡上吃草的牛羊们下山归栏,“如之何勿思”!
中学时放暑假在家,白天总觉嫂子和母亲之间弥漫着一种硝烟,待到傍晚哥哥回家时,硝烟顿时散开,哥哥嫂子侄子侄女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坐在门场吃晚饭,我心头的紧张也随之放松了。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加上在外工作的男人回家,是一幅多么寻常、平静、安逸的画面,这是人们追求的幸福!
但是因为“于役”,这样寻常的幸福也失去了,这也是代价!
君子为什么“于役”,是被迫?还是为了建功立业?
不过,很大可能是去建功立业了。因为这是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好男儿志在四方、建功树名直到现在都是国人普遍的价值取向。
如果说《君子于役》中还不能清楚得看出君子是不是为了建功立业而抛下妻儿,那么《诗经·伯兮》这首诗则是比较明显了。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伯,是妻子对丈夫的称呼。从第一章里可以看出,妻子非常自豪,她的丈夫不仅长得英武帅气,而且还是王的先锋。这一自豪,来自于社会的评价标准,这是一种荣光。
但妻子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呢?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无心打扮,整日间蓬头垢面。从社会伦理要求来看,这是为了表达对丈夫的忠贞。但如果从个人情感角度来看呢,这不就是“女为悦己者容”的写照吗?爱自己的人都不在身边,打扮给谁看呢?
当然,更深层次是因为没有心思打扮。在外戍边打仗的丈夫,能不能活着回来还不一定呢!所以,她想啊,能不能让我种上一些忘忧草,好暂时忘记难以排遣的思念、担忧之苦!
为了成为英雄,而置妻子于孤独和恐惧之中!
出国求学也好,戍守边关也罢,都有“求取功名”的追求,或者借用唐代诗人王昌龄《闺怨》诗中的一句,是为了”觅封侯“。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唐代从军戍边是“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此诗中的“闺中少妇”应该曾经与丈夫有着一样的理想,希望丈夫能在马上求取功名。
可当春天来临,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登上翠楼,看到路上郁郁葱葱的杨柳时,她后悔了:没事干吗让丈夫去“觅封侯”啊,留下她一个人孤孤单单地面对大好春色!
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这是人生八大苦,而“爱别离”即与心爱的人分离便是其中一苦。
因为“觅封侯”,而要付出“爱别离”的代价,这实在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