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乐评
偏题的乐评

偏题的乐评

作者: 秦三十二 | 来源:发表于2013-12-24 22:11 被阅读104次

    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句话,对我很有启发:

    分析音乐作品,就要以音乐的方式。讨论音乐最基本的元素和结构:和声、配器、旋律、调式、律动的特点,分别受到什么人或流派的影响,分别又影响了什么人到达什么程度,等等。这叫分析音乐作品。

    不然,叫听后感。

    然后,有人在评论里引用了一篇符合作者描述的乐评:

    Take A Bow是BHAR里我最喜欢的歌了,特别里面一层一层盘旋似的上升直到最后的爆发。半粒米深厚的古典乐的基础在很多曲子里都体现的相当明显,这首曲子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总是对各种转调特别感兴趣,今天看着谱子仔细研究了一下,基本了解了这首曲子转调的手法,挺有意思的,简单说一下。

    这首曲子开始的和弦是D,结束时停在了B上面,整个转调的进程为D-G-C-F-Bb-Eb-Ab-Db(C#)-F#-B,一共是经过了9次上四度的转调,每次转调的手法都一样,就用了两个和弦,只是在转位上有一些不同。拿一开始来说,开始的和弦在D和Bb aug(降B的增三和弦)间转换,经过几次来回以后,第二个和弦由Bb aug变成了Gm/Bb(Gm和弦,根音为Bb,也就是Gm的第一转位),然后从Gm很自然到再转为G,完成了一组转调的过程。从G到C的过程同样如此,开始是G和Eb aug间切换,然后Eb aug变成Cm/Eb,最后从Cm转到了C。剩下的当然也是以此类推同样的方法。中间在Bb调的时候因为正好在曲子的两个段落衔接处,加入了几个本调的经过和弦,不影响整个转调过程,不详细列举了。

    列了一大堆和弦可能看起来还是有些迷糊,其实每一次转调只需要变动3个音,还是拿第一组来说,D到Bb aug其实只是把D的五音升高小二度,就变成了D,F#,Bb这三个音,这样一个小二度的来回切换增强了音乐的不稳定性,然后Gm/Bb替代Bb aug也只是把Bb aug的五音升高小二度,也就是Bb,D,G这三个音,最后从Gm到G就不说了,把三音Bb再次升高半度就变成了G,完成了一组转调,整个过程中只是三次升高一个小二度,但是带来的推动力和新鲜感却是非常强的,这也是为什么我特别喜欢这首歌的原因,总觉得这种手法Muse经常用掉,不过具体一下子也想不起来在哪首歌中也用了这样的手法。

    更简单的方法理解这个转调的话,不看转位只看和弦性质,把上四度理解成下五度,每次转调的时候只是先往下一个大三度(D到Bb aug),再一个小三度(Bb aug到Gm),最后再由小和弦转为大和弦,就完成了一组转调了。

    注:aug为增三和弦

    对比上面,我想起了以前写过的一篇探讨性文章《什么才是好乐评?》,现在看来,失于幼稚了,问题也没讲清楚。想评论音乐,至少得懂点乐理;就像评论文学,至少得先识字吧?

    不过尽管如此,在下面这篇偏题的文章(实际上光说"听后感"了,没乐评什么事)里,“信息冲击率”的说法或许能够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不至于完全白费力——

    在上一篇post里推荐三首曲子的时候,我顺便想附带一些乐评以便更加吸引读者,可是多方尝试、搜肠刮肚之下,却发现用长文很难驾驭这种体裁。于是我就有了一个模糊的判断,能够写出深刻乐评的人,一定拥有超越平均水准的音乐、文学和思维造诣。

    振动和谐所发出的声音我们称之为“乐音”,反之则为“噪音”,而和谐与否,其实是一个生物群基于生理上是否舒适的价值标尺做出的判断。一首好歌总能引起人的愉悦情绪,而且,就算是忧伤主题的歌曲,它对人生理上的刺激效果也同样是“愉悦”的,这是音乐与人互动中遵守的基本规律。

    台湾乐评人马世芳算是乐评圈内的重量级人物(也是我一时间能想起来的唯一人物),在他所写的所有乐评中,我挑了一篇《从「鹿港小镇」谈起》作为参考(因为这也是在他发布过评论的歌曲中我唯一听过的)。一番分析后发现,就算是专业乐评人也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落笔重点放在了歌曲之外,大谈特谈罗大佑的音乐特点,华语乐坛、台湾乐坛的发展等,假如一个人对罗大佑、乐坛知识毫无兴趣,就很难想象他看到这篇乐评后会有兴趣专门去听一听《鹿港小镇》。所以我的结论是,把乐评当成文化苦旅来写的风格其实已经有点误入歧途了。

    但音乐本身又是非常难以描摹的,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一般人根本看不懂五线谱,甚至是简谱也读不出来,但文字在描写音乐内容时又是这么苍白无力——一首音质平平的mp3格式的大小有5MB,想想看,一个5MB的txt文档都能让人读上半个月了,这其中的信息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所以“聪明又文艺”的评论人更多地选择把笔法带入音乐周边的领域,打出大量的擦边球来引导读者的联想,从而尽可能多地在有限的篇幅中塞入内容,完成一次看似可观的评论。比如,我说自己在《风林火山》中“听出了金戈铁马”,固然难以让读者过瘾,但已经是传统乐评方式能够拿出的最佳方案了。

    乐评如此,影评、画评之类也是这样,想想那些高清电影和图画的大小,至少也有几十MB甚至到十几GB,文字怎么可能精确地表达那些内容,这需要多么何等强烈的挥斥方遒?

    文字原本是用来描述生活的,现实生活的信息量最大,想要完全描述从菜市场买来的一个苹果,就算是三维建模的数据都够塞满n个硬盘,更别说用文字。但现实生活是我们每天都用感官体验的世界,在“苹果”这个概念出现以前,我们就对这个实物有了足够的认识,缺少的只是一个标记符号,所以,只需要两个字我们就知道作者指涉的是那种酸甜味道的球形水果。但音乐不一样,人不可能从别人的文字表述中体验到音乐真正可以带给他的感受。听完一首5MB的歌曲大概只要3、4分钟,看完5MB大小的书籍需要半个月,这就是差距所在。在这里,我们引入一个新概念,不妨把“人在单位时间内接收或发出的信息量”定义为“信息冲击率”,它只有突破某一个阈值才能形成生理愉悦的必要条件。关小黑屋为什么可怕,因为小黑屋中的信息冲击率极低,是一种很不人道的软性虐待方式(参看茨威格《象棋的故事》);OOXX为什么吸引人,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交换了足够的激素与基因信息,信息冲击率达到bliss盖顶的程度。

    乐评的内容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前评”,主要是简单介绍音乐内容,吸引没有听过该音乐的读者前去体验,另外一种是“后评”,表达自己听完歌曲之后的感受和联想。“前评”应该用短平快的行文,大量堆砌标签,击中读者的爽点;“后评”呢,其实是一种更偏主观的东西,佐以干货,打扮地文艺一些就行了——其实最好的“后评”就是再听一遍原曲,让电流和递质在触突传递中做出自己的判断。

    而在最简单的标签与最复杂的重听之间,如何巧妙运用图、声、文的方式归纳出一篇适当的乐评,其实有赖于所有有心人的共同努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偏题的乐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kc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