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弊人数逐年攀升
《卫报》的一项调查显示,英国高校内刮大学生作弊人数逐渐上升,追求高分成了学生们的首要目标。
据统计,在2014-15学年至2016-17学年期间,罗素大学集团的学生作弊人数从2640增加至3721,整体增长了40%。
注:罗素大学集团24所高校中有19所对学术不端行为作出回应,有15所对抄袭作出回应。
科普时间:
罗素大学集团(The Russell Group)成立于1994年,由英国最顶尖的24所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组成,也是全世界产生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名校联盟。该高校联盟被称为英国的“常春藤联盟”。
它代表着英国大学的最高学术水平。罗素大学集团成员每年共获得全英大学 65% 以上的科研经费和赞助资金。
调查数据显示,里兹大学(Leeds University)是记录学生违规行为增长最快的大学之一。3年中该大学发现的作弊行为从181起增加到433起。
格拉斯哥大学的作弊案例也数量翻番,从161起上升到394起。
02
为什么会作弊?
是因为难还是因为懒?
分析指出,学习成本的增加和找工作的压力是导致大学生频繁作弊的两个主要原因。
一方面,学费、贷款利息和生活开支的的上涨造成学习成本的增长。
据统计,现在英国高校的学费已增长至9000英镑,学生必须承担更多的经济压力,这就导致学生和校方之间的关系从教育层面向商业交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另一方面,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租房等压力也是越来越大。
在英国,毕业后要想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在校期间至少要获得二等一级学位。另外,就业率也成为各高校之间竞争的主要因素,在毕业半年内没找到工作的学生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据舆观调查网YouGov的调查,十个学生中有八个会在毕业半年内有强烈的工作压力,而23%的学生会以尽快还清学生贷款为前提选择日后的工作。
因此,基于这两方面的双重压力,学生们越来越看重考试成绩及其对他们未来的影响,而作弊则成为获得高分的有效途径,从而导致他们不能专注于学术研究和智力发展,破坏了大学的整体氛围。
03
怎样算是作弊?
小抄、缩印、电子词典等等,在大学的考场里都是不被允许的;考虑到计算的难度和外国学生的语言问题,计算器和词典在某些考试中经校方同意是被允许带入考场的,但必须是经过校方认证的版本。
公式方面,一般考试会用到的公式出卷老师会作为附加条件列印在考卷中,大部分情况不存在记不住公式影响考试成绩的情况。以上属于会被监考老师发现物证的情况。
偷瞄同学试卷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没有物证,单一监考老师很难凭主观判断;针对这种状况,校方会参考多名监考老师意见,同样也是经常被发现的作弊方式。
论文抄袭在大学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学术作弊方式,指的是在学术论文中直接抄袭或借鉴其他学术文章或论文,比如偷懒将几篇师兄师姐的文章拼在一起,直接引用别人的论文,没有经过转述或观点过滤就照抄,都会被视为抄袭。
04
英国考试作弊很容易?
大体上,英国的学校是相信学生的,校方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抱着真诚的态度对待知识和学术的。所以在考试期间往往不会安排太多的监考老师,往往一两百人的大型考试也只安排两到四名老师进行监考。考务人员也经过严格培训,考试期间会尽最大可能性去照顾考生以免对考试造成影响,这往往令某些“技术工作者”产生英国考试比较松的错觉。
实际上,考务办公室规定:监考老师如果发现有学生有作弊嫌疑,不可以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制止,而是应该联系每个考场的总监考,由总监考进行判断并作下一步指示;为免影响其他考生考试,整个过程需要基本保证安静的,甚至即便小抄被收走,作弊学生还可以继续答题。考试结束后作弊考生会被单独留下并给予处罚意见。
05
在英国大学作弊被抓后果多严重?
英国教育体系是全世界唯一的没有Cheating的教育体系。英国的科研学术界有着常年严格的法律约束,科研教育人员从进入行业的第一天起,便在行业前辈的不断提醒下形成了治学态度严谨的严格自律精神。考试作弊这种严重破坏行业规则的行为一经发现,最严重的后果将是驱逐出境乃至判刑!
英国有着覆盖全国的信用机制;从留学生第一次进入英国起,信用机制的系统内便存在着留学生本人的相关信用信息。除非是偷渡者或黑户,该信用机制会在留学生的整个留学生涯发生作用。
该信用机制是一个评级系统,其作用类似于中国的档案,平常看不见但会在你有大部分需要的时候起关键性作用。大到找工作找房子,小到签手机合同开银行账户;英国的相关部门在处理手续开始前的第一个步骤便是检查你的信用等级:等级过低会为你将要办的业务增加成本或不予办理。作弊记录意味着该账户持有者不是一个诚实而可以信任的人,会对信用等级产生极大的破坏。
提醒在英留学的中国学生,千万不要作弊!!!
作弊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行为,而在英国,作弊被抓到会成为留学生涯和国外生活最大的污点,这污点有可能伴随你国外生活的一生!
不是危言耸听,这个结果是由英国的教育体系和信用机制共同决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