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替代满足vs延迟补偿(读书摘抄)

替代满足vs延迟补偿(读书摘抄)

作者: 乔沐之语 | 来源:发表于2019-07-25 14:18 被阅读0次

    正如动物受伤后的躁动,不安全感来自心底的伤,那些里面还没长好,但外面已经结痂的伤口,结痂后就转成内伤了,隐性的疼痛更厉害,他们会在其他关系中寻找替代性的满足,以延迟性补偿父母之爱的丧失。

    有一个经典的实验范式叫做我想要一个苹果,也就是当一个孩子想要一个苹果,不给他苹果但是给他其他别的东西看行还是不行,比如给他一个梨、一个拥抱或一个安慰。

    M奥夫西安科纳研究了替代满足。他阻止儿童做某件事,比如孩子想踢球,但成人却让他做另一件事情,比如打扫卫生或者拍篮球,完成以后儿童是否还想做前一件事呢?实验证明,凡是性质相似、生理唤醒水平相等的活动,在完成第二件之后,正常的孩子就不再试图去做被阻止的第一件事情了,正常人对两种类似工作所引起的两种紧张系统可以互相沟通,因此也可以互相替代的满足。所有执着于第一件事的孩子成年后基本上都偏执,但这种情况的比例很小,一般孩子都能被替代满足。

    替代满足是必须的,惩罚不行,惩罚只能消除外在行为并不消除内在的冲动,惩罚包括了吓唬责骂等。

    但是,替代满足要及时,否则未被满足的检查系统就会慢慢积累,慢慢的,人就会忘记自己当时想要的只是一个苹果,他只记得自己曾经没有得到某个东西,自己没有没满足到,感觉非常失望,这种丧失感挥之不去或有解释不清,于是会换成一个人生阶段,不断的索要,却永远求而不得,因为忘了想要什么,所以才最冒险,这种记忆只能通过深度催眠才能恢复,人才有疗愈的可能。

    另外一个名词叫延迟满足,弗洛伊德解释说一个人总是吸烟,嘴里停不下来,就是延迟性的补偿,曾经没有吸过奶水的丧失感,一个人手里总是要抓着点什么,或者总有小动作手脚停不下来,就是延迟性补偿幼儿期的游戏不足,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就是延迟性补偿,小时候的睡眠不足,妻子禁不住从丈夫那里索要情感和关注,就是延迟补偿付派的丧失感,女人从一个男人床上跳到另一个男人的床,做小三儿成语妓女情结,就是试图延迟性补偿自己缺失的父爱,男人禁不住急功近利就是试图延迟补偿自己从父亲或者强势的母亲那里没有得到的认同感和价值感。

    成年后的替代满足都是延迟补偿,补偿二三十年前缺失的那些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的东西,它一般都是消极的,同时是无意识的,所以是永不满足的,永远躁动的,原因不明位置。不同的内伤让人隐隐作痛而不知所措,人会像憋着一股子血火引人不发,只是因为没有机会,一有机会就爆发出来,世界的他们可以掌控和伤害的弱势个体身上。

    马云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不可能的人,这个人是他他理想化的恋人,错过了所以悲伤。

    实际上这个理想化的内容是脱离实际的,并不真正生活在地球上还是生活在他的想象之中,你要讲过一个故事多年后,想回去看看他曾经的梦中情人,不是西装革履的小男孩般紧张的赴约,结果见到他后我简直要逃掉。

    这样的恋人相见不如怀念的,因为他们是理想化后的恋人,并不真的存在于地球上,这个恋人只是一个寄托,承载着我们最柔软,最无助,最纯真的丧失感,很多时候,人们只有在得到了那个恋人之后,并不满足自己丧失感情的孩子。当人们费尽阻力,如愿以偿的得到某个恋人后,灾难就不可避免了,他发现他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于是他就要求他变得像他想象中一样,于是变成了一个情感的勒索者、改造者,10年间从丈夫身上索要,从儿子身上索要,从女儿身上索要,不断的索要。

    其实那份丧失感早就存在,从未消失,又不会随着你得到那个人恋人而消失,因为那个恋人也只是丧失感的载体,不知道他是否丧失感,不会消失,而是会转向另外一个载体或变成另外一种形式

    那么这份在恋人出现之前就存在的丧失感,到底来自何处?

    那是对没有得到足够的母亲或者父亲的爱的原型人物的熟悉,莫名的亲切,真正的心动。那些怦然心动的一见钟情原因很简单,只因为这个人身上带着母亲(父亲)的影子,不管是性格长相还是某些习惯。他们心底深深知道要延迟性替代满足和补偿,非这个人不可,因为他们真的好像。

    但这个逻辑他们是没有觉知的!!!!

    这种相似,有可能只是表面上的相似,而且往往是缺点上的相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替代满足vs延迟补偿(读书摘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lh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