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说书画是紫陶的灵魂,刻填是紫陶区别于其他陶器的显著标志。先书画后刻填,作为紫陶艺术表现的重要环节,先用毛笔在坯体上书画,定稿后用刻刀依照墨迹镌刻。

建水紫陶与中国绘画、书法的结合已有近百年,其内容多以传统题材为主。作者们悬腕悬肘,挥墨创作,国画、人物、水彩、简笔等各种形式,以诗、书、画、印入陶,能够流芳百世的紫陶,其书画水平必定是相当高的。

或挥笔徐书,或创作断简残帖,也勾勒临窗小景,都是创作者内心的写实,更也是梦里憧憬的写照。那些一闪而过的灵感,无不彰显着建水紫陶手工艺的唯一性,必将见证永留青史的过往。

书画赋予了建水紫陶生命和活力,更能使观者感悟共鸣、回味无穷。并不可或缺地表现着紫陶人智慧的细致与内敛,在山水、人物、书法、篆刻、图腾、虫鱼鸟兽等栩栩如生的画面里,传达着优美的意境。

随着建水紫陶上的装饰范围不断扩大,各种风格的装饰、艺术表现和审美创作,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用独特的搭配性和层次感,表现出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不得不提的是建水紫陶的书画装饰必须在湿坯状态下用手工遂一写画完成,作者遵循内心力量的来源,同时考虑欣赏者的需求及审美观的装饰性艺术,灵活的赋予建水紫陶更有深度的工艺生命。

之所以说建水紫陶是一种文化陶,正是它以陶为载体,传承兼容的表现不同类型的书画艺术。把实用与美有机结合,不仅仅强调的是视觉上的悦目,更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审美需求,且符合实际生活中的需要。

建水紫陶用书画表现附着在色好、型美的紫陶上,使紫陶作品更上档次,成为真正的紫陶艺术品,既能迎合欣赏者而满足制作者对经济利益的需求,又能对大众的日用审美起着引导的作用,被更多人喜爱和收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