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发现考场的年级高分优秀作文有些其实是学生自己平时用过的素材。也难怪,考场时间有限,有几个能够临时构思创作做到真正优秀呢?
即使知道这样,她也没潜下心去深入研究,教到学生运用平时素材更具体的方法,心想这个还需要教吗?
是的,聪明的孩子是不需要教的。
一年一度的校公开课,5月临近中考时由她上。她问备课组长此时备考更需什么类型的课?备课组长说:作文吧,一鱼九吃、一材多用呀!
好吧,作文方面她还有点感觉。为此针对考场作文训练,她对一材多用进行了思维化、技术化的处理,等于是给了学生更具体的指导。基础稍好一点的学生一点就通、一学就会。
但同时她的危险也来了。
中考前的10天,她忽然想起自己班学生的优秀作文都拿来出了公众号,自己的学生若中考一材多用被改卷老师百度到,被判为“抄袭”怎么办?她惊出了一身冷汗。
她找到那些出了公众号的文章,自己百度了一下,天哪!有10多篇作文被某网站不打招呼地连名带姓转载,不过还算客气,说若侵权可以联系;还有几篇被若干网站转载,连姓名都没有;还有一篇入了百度文库,怎么联系都不知道。
她心里叫苦不迭,心想惨了。
只有忍痛割爱,把那些被修改过的一篇篇学生文章,删!删!删……那都是学生的自豪、她的打磨以及他日的共同记忆啊!
试过关闭公众号,设为自己所见,但里面关注到她的用户还是看得到,万一里面有参加中考改卷的他校老师呢?
还要联系某网站,让他们删了或隐藏起转载的文章,这个只能私下交给一个学生家长去做了。当时她的精力已经不够用了。
简书上的学生作文,安全起见,更是让它们暂时沉入到回收站,免得一不小心,点个“发布”。
那天晚上,直忙到深夜2点多。
没有中考,就没有这一劫。
一念起缘,一念生劫。繁华热闹之后,最终都是寂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