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有空吗?我想跟您聊聊。”下课后,小金对我说。
还记得第一次见小金是在上学期元旦晚会上,当时小金给大家表演了爵士舞,伴随着劲暴的节奏,小金动感实足的舞姿尽显了生命的活力和张力,赢得了同学们阵阵掌声。今天的小金却一脸的疲惫。她说到自己现在被诸多烦恼困扰,已无力应付。情绪波动大;晚上睡不着;努力了,成绩不进反退……
从小金表述来看,这仿佛就是普通的考前焦虑问题。但随着交流的深入,我们很快发现,小金的焦虑由来已久,从高中考得“不如意”时就开始了。初中我竞选学生会主席,一下子就成功了。参加活动,别人都从网上下载演讲稿,但我都是自己写。参加了很多活动,而我的成绩一点都不受影响,照样考全班第一。上了高中,我也努力学习,不让自己松懈,但最好的时候考了班级第十,然后是十几、二十几,我也不是小心眼的人,每次都会自我开导“这是暂时的低谷,只要我找准方法,继续努力,一定会好起来”,可是不光不见起色,反而一次比一次差,我不知道初中那个辉煌的我和现在这个落魄的我,哪个才是真正的我。
初中竞选学生会主席时,你想过一定要竞选成功吗?
没有。
你想过自己写的演讲稿必须要出彩吗?
没有。
你想过定要考第一吗?
也没有。
初中的你和高中的你对待这类事情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初中我是享受做事的过程的,从没考虑过结果;高中我是紧盯结果的,做事时总充满焦虑。
为什么会有不同呢?
从小到大,我的成长可以说是顺风顺水,那时我就是大家关注的重心,爸妈在亲友面前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我们家小金怎样怎样”。现在我能明显看出,爸妈在亲友面前根本不想提到我,每次都刻意回避。说到这里,小金已是泪流满面。
你是说进入高中后,你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博得爸妈的认可和欢心吗?
小金又一次泪流满面。其实我从开始就是这样的人,我本性是张扬的,不是爸妈要求下大家闺秀的样子,但他们太严厉了,在他们面前我不敢显露真实的自己,一直压抑自己的天性,装成他们喜欢的样子,但我内心并不快乐。周末休息时别的同学都盼着回家,我却更愿意待在学校。都说初中是叛逆期,可是我发现我上高中后才越来越叛逆,尤其是现在,他们越让我干什么我就越不干什么。
这才是真正的小金,从未改变过的小金。她正用自己在学习上的无能为力让父母的期待化为炮影,从而在心理达到战胜父母的目的。 大多数父母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便想尽一切办法想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期待的样子,而孩子却每时每刻都想长成自己本来的样子。渐渐地矛盾出现了,“战争”出现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交锋”,父母们最终都会败下阵来。若他们仍执念不改,孩子可能会用“毁掉自己”的方式去“打败”父母,这也许是近些年青少年心理问题不断增多的众多原因中的一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