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要搬家,我把我养了两年的狗暂时寄养在我朋友家,这两天狗不在身边,觉得好不习惯啊。送外卖的小哥来敲门,再也听不到狗叫声,吃饭的时候也没有狗围着我转了,我还经常下意识的喊着狗的名字,但是也没有回应了。养狗这两年我也经常烦它随地大小便,烦它时不时的乱叫唤,惹火我的时候我也会忍不住抽它一巴掌。现在狗不在了,我竟然如此的思念它,我突然想问自己,我烦它时候的我和现在我是同一个我吗?
生活中也是经常这样,和亲人、朋友吵架时也会放狠话,但是事后却很后悔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交易时,看到一只股票猛的拉升,立马就追了进去,结果就冲高回落被套了,事后回忆自己怎么会干这么傻的时候。类似这样的场景有太多,这种表现不同情绪时的自己是同一个人吗?哪个才是真实的自己呢?
有人说,两个场景的自己都是你自己,只是在不同的场景受到不同的外部条件刺激才会做出不同的举动。这让我想到了庄周梦蝶的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清人张潮写的《幽梦影》中有这么一句妙语:“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庄周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是庄周的大幸;而蝴蝶梦为庄周,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庄周梦蝶是庄子提出的一个哲学论点,认为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和虚幻。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正像我现在也没有办法判断那种情绪下我的才是最真是的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