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厦门大学研学团队一行在莆田博物馆合影
阳春三月,为赴一场“好礼”之约,来自厦门大学的38名师生于3月8日前往莆田进行为期一天的研学活动。本次研学活动正是针对2019年莆田工业礼品设计大赛展开的,旨在帮助参与者更好地了解莆田、感受莆田当地文化,从中寻求设计灵感。
此次设计大赛以“莆田和礼,礼献名邦”为主题,面向全球范围内征集体现莆田传统历史文化、妈祖文化、佛教文化、工艺美术、民俗特色、工业文化的作品。在为期3个月的设计阶段,参赛者们需围绕莆田好礼为核心展开设计,最终的参赛作品将以城市礼物、商务礼品、伴手礼及纪念品的形式呈现。
在距离本次大赛作品征集截止仅剩不到50天之际,参赛者们都已进入到作品设计的重要阶段。此次研学活动正是希望帮助参与者们在短时间内通过近距离地接触莆田,了解莆田,感悟莆田悠久深厚的文化,并从中提取元素融入到作品设计之中,使一件件承载着莆田文化的礼品成为莆田递向世界的名片。
本次研学活动的第一站是莆田市博物馆,一个城市的博物馆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历史和文物凭证。通过博物馆,关于这座城市的记忆和过往的故事就如一幅古老的画卷一般徐徐展开在面前。而就如同所有的博物馆一样,莆田市博物馆即庄重古朴,也优雅精致。
图2为在莆田民俗文化陈列展厅
走近莆田博物馆,其外观犹如一柄如意,静卧绶溪之畔。一楼为馆藏文物精品展厅,展厅内分“陶瓷之美”“青铜之重”“玉石之灵”“竹木之巧”四个部分,荟萃了240件具有历史价值、观赏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精品。二楼的莆田历史文化陈列展,则以“蒲阳拓荒”“百姓入莆”“壶兰雄邑”“海丝重镇”“文献名邦”“闽中洪流”为内容,陈列的莆田历史概貌,折射出本邑历史进程的辉煌。三楼的莆田民俗文化陈列展示的《岁时岁俗》《人生礼俗》《民间信俗》,诠释了莆田民俗文化的特有风貌和丰富内涵。以春、夏、秋、冬为时间轴线,展示了春季“过大年”“元宵”“游灯”以及“春耕文化”,夏季的“端午习俗”,秋季的“送秋”、冬季“尾牙”等莆田民俗习惯;再往里走,还可看到“周岁”“结婚”等民间礼俗文化。作为妈祖的故乡,馆内自然少不了关于妈祖文化的介绍,在四楼的妈祖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展厅内,以妈祖文化起源和妈祖文化海外传播为内容,通过动画、视频的形式讲述了妈祖一生为民救难扶伤故事。
图3 为在妈祖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展厅
在短暂的休憩过后,来自厦门大学研学师生继续前往第二站莆田工艺美术城研学,莆田工艺美术城是中国最大的工艺品专业交易市场。美术城内设有五大展销区,分别是木雕展销区、玉雕展销区、石雕展销区、金银珠宝展销区、艺术长廊展销区,五个展销区的设置向外界全方面集中展示了莆田作为“中国木雕之城”、“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中国银饰之乡”的城市魅力所在。
图4 莆田工艺美术城
今日之行主要参观的是木雕展销区,莆田木雕作为“中国四大木雕”之一,在悠久的历史岁月之中,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自成流派。展区内的作品品类丰富多样,有佛像、仕女及花鸟山水摆件、珠串饰品、把玩杂件等,造型千姿百态,做工精细,极具实用、观赏和收藏价值。琳琅满目的产品令人目不暇接,充分体现了莆田的雕刻工艺之高超,技艺之娴熟。
图5 为工艺美术大师林建军的檀木雕作品《事事如意》
图6为工艺美术大师林建军与厦门大学马文老师、孙超老师介绍交流
古朴典雅、细腻精致的雕刻作品自然离不开好的原材料的选择,在参观过美术城馆内的木雕展销区后,向导带领大家来到藏云堂,藏云堂以名贵的沉香、檀香木、海南黄花梨、印度小叶紫檀、湖北黄杨木为雕刻材料,创作作品曾获得全国性的金奖、银奖十几次。值得一提的是,还看到了工艺美术大师林建军的檀香木雕作品《事事如意》,研学一行也有幸一饱眼福。
图7 工艺美术师傅在创作
大家在藏云堂的木雕研习所,在工艺美术师傅的介绍下,大家认识了多种名贵的木雕原料,厦门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马教授也就材料识别辨明、设计伦理、情感的设计等现场教学,随后参观了他们的创作工作室,并不宽阔的空间是匠人们的天地,专注的神情,娴熟的动作,一刀一划刻,一件件精美雅致又充满感情温暖的作品就这样在一代代匠人的手中诞生了。据介绍,工作室里的雕刻家们至少都有十年之上的资历,正是这专注与热爱以及耐得住寂寞的匠心,使得一批批传世作品至今闪耀着先人的智慧和厚实的文化积淀的光芒。今天的莆田木雕匠人们接过前人的技艺,坚守本心,不忘初衷,令莆田木雕在继承前人的传统上愈加熠熠生辉,焕发出不同往日的光彩。
随着天色渐晚,这一天的莆田研学之旅即将接近尾声。莆田,这座被誉为“海滨邹鲁”的城市在灯火的映照之下愈加显得光彩夺目,而作为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夜色之下的莆田还掩藏许多不为人知的惊喜,等待着每位设计师以新的眼光去探索发觉。
未来,就在不远的四月,莆田之美,好礼静待开启。
参与评论抢沙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