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读书打卡第500天,我是来自山西太原的史文霞,今天的读书内容是。彼得·布朗、亨利·罗迪格三世、马克·麦克丹尼尔所著的《认知天性》第二章巜学习的本质:知识链和记忆结》 第四节|如何成为一名主动学习者
2005年作者和他的同事向一所学校提出了请求,在常规课堂背景下,想看看测验效应“在实地中”的功效。因为检索练习的积极效果 ,在实验室受控条件下已有充分体现。
研究助理针阿加瓦尔针对六年级的社会学课程设计了一系列小测验,可以考察大概三分之一的授课内容。这些小测验并不是正式的,成绩不会计入学分。每次进行小测验时,教师不得在场,所以教师并不知道小测验的内容,课前会有一次小测验,涉及指定阅读资料中尚未讨论过的内容,等教师在当天的课程中讲解这些材料之后,研究人员会再安排一次小测验,在单元考试前24小时还会有一次复习小测验。
这些小测验只占用几分钟的课堂时间。阿加瓦尔在教室前面的布告板上播放幻灯片,给学生们念上面的内容。每张幻灯片上要么有一道选择题,要么是一段包含事实内容的说明。在幻灯片上出现题目的时候,学生使用应答器来选择答案A、B、C、D。在所有人都作答后,阿加瓦尔会揭晓正确答案,从而纠正错误并提供反馈。(利用测试可以让老师立刻了解学生对学习资料的掌握情况,并利用学生的成绩来指导他们今后的讨论和学习。)
单元考试是教师组织的正常的笔试。学期末和学年末也有考试。这些考试的内容在教师平时的授课、家庭作业,以及练习题中都会涉及。不过其中1/3的之资料会在三次小测验中出现,另外1/3则是学生多学了三次,剩下的内容既不出现在课上小测验中,又不让学生进行额外的复习,只讲授一次,不要求学生阅读指定资料。
实验结果非常惊人:孩子们在进行过小测验的资料上的分数比那些没有进行过小测验的资料,高了十多分,此外对于那些仅作为复习说明但没有纳入小测验范围的资料来说,学生们在这些资料上的考试分数与没有复习的资料相同。这再一次证明,单纯的阅读对学习是没有多少帮助的。
在对八年级科学课的实验方式不变,最后的结果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期末时八年级学生在没有经过小测验资料上的平均分是79(C+),而在接受过小测验的内容上,学生们的得分是92(A-)。
测验效应在学年考试之后还持续了8个月,这佐证了许多实验室研究得出的结论:检索练习有长期好处。如果坚持进行检索练习,比如在大考间隔期间每月进行一次,效果肯定更好。
这所中学的很多教师对这些研究成果非常重视。六年级社会学课程一直在坚持使用课前小测验与课后小测验,还会在每章的考试前进行一次复习小测验。
历史老师要求学生们在阅读文章段落后,写下自己之前并不知道的有关奴隶制度的10件事(也是一种检索)。练习检索并不一定要有花哨的电子设备。
在英语阅读课堂上,每名学生被要求大声朗读书中的一段文字。如果朗读时出现了错误,老师就会让这名学生再试一次。如果顺利读完,他会尝试让班里的学生解释这段话的含义,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则再一次证明,检索与细化并不需要高科技。
在这所中学开展的小测验并不是什么负担。研究结束后,研究者调查的学生们对小测验的看法。64%的学生表示,小测验减轻了他们对单元考试的忧虑,89%的学生则感觉小测验提升了学习效果。
校长对研究结果的看法:“检索练习对孩子们的学习有重要意义。事实证明这是有价值的,我们也诚恳的向教师提出建议,请他们在授课时加入这一环节”
对于年龄更大一些的人来说,测验还会有类似的效果吗?
“学生们在课堂上讨论的热火朝天,作业质量和之前有天壤之别,这一切只是用9次小测验取代了三次大考的结果。”到期末,他让学生们就课堂上讲述的概念撰写几段话,有时是一整篇文章,作业质量可以与他之前见过的优等班的学生作品媲美。
“人人都可以设计出这种教学方案。我在想,天哪,要是几年前就这样做了,我就能教给他们更多的知识了,采用这套方案让我觉得自己成了自己心中的好老师,我的教学只是学生学习中的一环。如何安排教学也很重要,或许相当重要。”索贝尔教授发出如此的感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