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中,愚公不怕困难、坚定不移、坚持不懈的精神,令我们现代人感慨不已。也许,我们身上最缺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
《愚公移山》剧本 (成中95班 原音 改编)
冀州的南边,河阳的北边,坐落着太行,王屋两座山,山势高峻,方园700里。
一位年近90的老人住在山对面,他被称作愚公,每日苦恼大山的阻饶,挡在自家门前,出行不便,于是召集家人围坐在堂商量处理方法。
愚公(郑重):“我们一起尽力把这两座山铲平吧,开辟出一条道路,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汉水的南岸,你们觉得如何?”
愚公的儿子(兴奋):“我觉得这是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余的家人也纷纷表示赞同。
愚公的妻子(疑惑):“但是以你的力量怎么能做的到呢?连魁父那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和王屋怎么样呢?况且铲下的石头往哪儿放呀?”
其中一个儿子:“我们都安排妥当了,把它们扔到渤海边儿上隐土的北边。”
妻子(安心):“那好,你们这就开始干吧。”
愚公于是带着三个能挑担的儿孙,又凿石头又挖泥土。
其中一孙:“把石头装箕畚里挑过去吧。”
其中一儿:“走吧,先运到渤海那儿。”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刚换牙的儿子,听说了这件事。
寡妇之子:“娘,我想尽自己的力去帮帮他们。”
寡妇(面露笑容):“行,你去吧。”
于是儿子便蹦蹦跳跳地走了。
愚公和他的子孙很是辛苦,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嘲笑愚公并前去阻止。
智叟(讥讽):“你真是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量,连山上的一根草都毁不掉,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愚公(感叹):“你的心顽固的无法开窍,连寡妇和孩子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生儿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山却不增高加大还怕铲不平吗?”
智叟尴尬的无言应对。
手持蛇的山神听说到,怕愚公没完没了地干下去,就向天帝报告,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天帝:“下令,命大力神的两个儿子去把太行山和王屋山搬运走。一座放到朔洲的东部,一座放到雍州的南部。”
大力神二子:听命。
从此,冀州南部直达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断了。
愚公移山 (成中95班 张宇开 改编)
人物:愚公;愚公的妻子,儿子;邻居寡妇和她的儿子;智叟;山神;天帝;夸娥氏。
第一场
愚公面对大山说:“山高万仞,阻挡了多少外出的心声?又阻隔多少向往的心灵?我今已老,可子子孙孙后代的年华,却要在这山中荒度了。”(连连叹息)
他手捊着胡子,面对那云雾缭绕,朦朦胧胧的高山,想了许久许久。忽然,他仿佛做了什么重大决定,转身走向家中。
第二场
(愚公一家围在一起,正热闹非凡的讨论着影响一生的重要事情。)
愚公严肃的说:“太行、王屋二山阻我们进出之道,我想把这山铲平,开辟一条路,为你或他,甚至子孙后代开一条直达豫州南部,汉水南岸之路。如何?”
愚公妻子说道:“啊?这,这有点异想天开吧!单凭我们,不能搬动一座小山,太行、王屋两座大山,你如何能铲平?况且巨量的土石又放在何处呢?”
大家纷纷说:“应该去坚定的做,为了子子孙孙,全村的父老乡亲,这不算什么。再说齐心协力,金石可镂。至于土石,可运到渤海北面去啊!”(众人坚定不移,胸有成竹的说。)
妻子终于点了点头,同意了。
第三场
(烈士当空,在汗水的灌溉下,三个壮年却坚持不懈,从未言败。其中,还穿插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这时,一位老人缓缓的走了过来。)
智叟:“开什么玩笑?两座高山方圆七百里,高石仞,何年何月能够铲平?老兄啊!实不如在家中安享余生,踏实的走完你的人生路吧!别闹腾了。人这么大了,心可还在娘胎里呢!”(说完,随即哈哈大笑,得意极了。)
愚公不屑的看着沉浸在笑声的智叟,反问道:“都说你聪明,可我只看你肉体在这里,灵魂还在伯父的肚子里呢!我是年纪大了,可还有一丝余力,既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孙子又有儿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山又不会增高,何愁挖不平呢?”
(智叟一脸羞愧,默默的转身离开了。)
第四场
(金光闪闪,金碧辉煌的大殿上,天帝正在悠闲的休息,只见一人匆匆的赶来,向天帝说了些什么。)
山神说;“启禀天帝,臣闻一老翁,立志要铲平太行、王屋二山。如何是好?
天帝哈哈大笑,过了一会儿,说道:“休得胡言,凭凡人之力,如何能铲平大山?”
(山神将愚公正在移山的画面展示给了天帝)小声说道:“陛下看如何是好?”
(看着年迈无力的愚公,天帝沉思了良久良久,随后目光坚定了,似自言自语。)说:“难得人间有如此之人。好,我成全他。来人,命夸娥氏两子将山移走。一座放在朔东,一座放在雍南。立即执行!”
夸娥氏:“臣遵旨。”
(至此愚公梦想成真,他用他的高尚无私,坚定不移,奋力拼搏,为自己与他人铺下了一条康庄大道,通向远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