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孟子》的时候,感觉不如对《大学》,《中庸》和《论语》熟悉,读起来有点生疏,所以录读的速度不得不放慢。
在生活中,也许其他的事情可以加快速度,但是读《经典》时,自然而然会让人缓下来,有时候读到下语句了,脑海里却还在想着上一句话的意思,思考和感叹圣贤们的用词之谨慎,在读之前,是需要真正地静下来,才能顺利地把一篇篇文章读出来。
中午刷碗的时候,感慨人的精力真是有限的,而且无论选择做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完的,竭尽一生都做不完,只能是在活着的每一天里去精进它。
人不能追求太圆满,人世界本身就是有缺憾的,也许人的痛苦是源于过于追求完美。对自己要求完美,对身边的人同样也要求完美,最后自己就像陷入了一个七情六欲组合成的像绞肉机似的漩涡里,抽筋扒皮般痛苦一番,最后想抽离出来,还得靠不断地觉知,保持正觉正念。
当负面情绪汹涌而来的时候,觉得很难抵挡,就像《论语》里说的 “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很多的人性,在传统经典里已经描述得很清楚了,几千年来,或许很多东西发生了变化,但是人性还是经典中描述地如此相似。所以也有点体会到了,为什么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
很多问题,圣人们已经给出了答案,在那个慢生活的时代里,他们有充足的空间和智慧思考这些问题,于是答案摆在了那里,读到了,起码心里知道了,在生活中,能慢慢用起来,巩固下来,也是需要勇气和决心。
而每次往往在猛烈的碰撞和考验中,才会收获大幅度的提升机会。这个过程,需要体力,心力,定力,耐力,智慧......
没有放弃,就是在前行。
星星和月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