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史
![](https://img.haomeiwen.com/i11061611/ff3840deab65abc6.jpg)
楔子 十八岗女娲落丝化灵蛇 夏梁乡子羔避乱设辟雍
大河浩荡奔涌, 黄沙沉淀沃野。五谷繁茂六畜兴,万户忙碌春耕。硝火尽炊烟升,志土仍在征程。白驹过隙沧桑变,正是人间胜境!
话说当年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共工败而怒触不周之山,导致天柱崩塌,地维绝糸。倾刻间雨雪倾泄,江海肆溢;飞禽走兽绝迹,人间烟火息灭。斯时,天帝派遣一蛇身人首的女娲娘娘下凡,寻遍神州大地,得五色彩石炼成彩云将天补住,又以泥土捏出大地上各种生灵之形,吹口仙气使之成活起来,从此方重生了世间万物。一日,女娲氏巡视至黄河之南,泰山之西,洛伊之东,淮水之北一个叫戈地的地方,见千里原野上隆起一溜十八个大土岗,这里古木参天,花草遍地,甚是美丽壮观!女娲心喜,遂坐于其中一土岗之上一边小憩,一边欣赏风景。偶一阵风吹来,吹落了女娲头上的一根青丝,这根头发飘然坠地,随风化作了一条金色灵蛇,绕着女娲身边转了三圈。女娲娘娘用手掬起那小蛇说道:"灵蛇灵蛇,傍我逶迤,三匝不舍,必有所系!" 那小蛇听了连连点头。女娲又说:“想必你也是喜欢上了这一方水土,罢罢罢,就命你在此护佑芸芸众生吧!″ 女娲说罢就将它重放回草丛之中,小蛇便倏然消失在茫茫十八土岗之中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1061611/2a0ee0f5ac6a9e71.jpg)
宇宙浩瀚,流星飞逝。转眼之间,到了春秋末期。山东曲阜出一个集思想家,教育家为一身的圣人,此人姓孔名丘字仲尼。他开馆设教,手下弟子三千,三千弟子之中被世人称为贤达者有七十二人。七十二贤中有一人姓高名柴表字子羔,他孝悌仁恕,博学多才。虽生得矮小蠃瘦,却志向远大。高柴六岁时,与同村娃娃们自家枣树下玩耍,适逢树上小鸟啄落一果儿,有俩孩童争食很久各未所得,即让高柴为判。高柴谓其二童年龄后判道:"大者让小!″ 大者问道这是为何?高柴说:"你比他大,可以爬树去摘,也可以拿竹棍儿打枣,而小你两岁的他,就没有你这本事了!” 大孩就听了高柴的话,觉得有道理,就把那颗枣儿让与了小的吃了。不久,有儿童不慎落水,高贤不急不叫,回到家里抱了个大葫芦出来,跳进水里把那落水者捞上了岸。过后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喊大人来施救?高柴答道:俺们因一时顽皮才致落水,倘若让家中长者知道了定会担惊,落水的玩伴也会受到严励训戒;再说,自己能做到的事就不劳他人了。高柴年幼丧母,守孝三年间,心中怀哀,村人未见其笑过一次。待高柴长大后师从于孔子,随孔子周游列国,无论到哪他走路从不脚踩别人身影,他认为踏人身影子也是对人的不尊重。诸国知其贤名,纷纷聘他为国士。他先后到卫,鲁,陈等国任过官吏,是孔子所有学生中被聘为官最多的一位。在鲁国当狱宰时,鲁国实行的是严刑峻法。时有一获罪者,按律当受削足之刑。施刑之日,高柴满脸肃穆迟迟不下令用刑,待催刑官提醒多次,才掷签于地。俟时,有随员报知行刑已毕,又多嘴略述了行刑过程,高柴闻听其惨状不禁伏案大恸。后来鲁国生乱,高柴不愿被两股两势力夾在其间,遂弃官而逃之。其中有一势力总想拉他与之为伍,便派人要把他追回来。高柴行至一城,适时天色已晚,见城门紧闭,正愁着如何才能叫开城门出去。在此当儿,有一个巡城的一瘸一拐的更夫帮他打开了城门,又送出城外一同行了好远。这更夫就是当年经高柴判案受削足之刑的人。高柴问他:"是我亲口下令砍掉了你一足,你为什么不但不恨我,反尔还救我出城?″ 更夫说:"君子所持者法也!吾受之亦法也!我看见您在执法之时心怀怜悯,迟迟不忍掷签刑罚于我,虽是执法之人,您更怀仁慈之心,故而感激您啊!″ 子羔道别更夫后,心中总惴摸着刚才更夫所道的: “虽执法之人,更怀仁慈之心!” 唉!这句话居然从一个普通的更夫口中说出,看来尊敬的夫子那句“上智而下愚焉″教化之道亦值待商榷。
单说高柴从鲁国逃出,一路向西流浪到宛丘一带的夏梁乡(现在的河南太康县高贤镇),一时乏困,就到一棵大桑树下歇息,冥冥中觉得臂上有物,定晴一看见一金色小蛇在他臂上缠绕,昂首吐信,似有话说。高柴大惊,吓得猛然醒来,原来是南柯一梦!高柴暗奇:金蛇缠臂,定是吉兆。此时他困意全无,揉揉双目放眼望去,见此地土肥水美,田间农人虽依然是刀耕火种,却愈显得民风之古朴,倘能教而化之,定会成人文荟萃,富饶粱膏之邦。于是,高柴继承师钵,就在夏梁乡一溜十八岗之最大的岗子上开馆授业传道。他给学馆馆址取名为"聚才岗"。聚才岗因高出地面两丈有余,被人渐渐叫转了音,成了"聚台岗"讫今。十年后,子羔育四方英才无数,可谓是桃李满天下,承其为师者有一千五百有余。那些学子成材之后,大都成了众诸侯的谋国之臣。又几十年,他那些飞黄腾达弟子们,乘势倾几国之力,干脆在聚台岗上高上加高,筑成一座规模宏伟的书院,这新筑的书院呈巨圆柱形,亭台楼阁临空䇄立,四面环水,只留一小门供人进出,远远望去恰如海市蜃楼无二。汉代班固所著《白虎通.辟雍》上对此类似的书院有所描述:"天子立辟雍何?所以行礼乐宣德化也。辟者,璧也。象璧园,又似法天,於雍水侧,象教化流行也。″简单的讲:所谓辟雍,本为周朝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挢。东汉以后,历代皆设辟雍,作为尊儒学,行典礼之场所,也是行乡饮,大射或祭祀之礼的地方。
一代宗师高柴,才高寿也高,活一百二十九岁,教书育人凡八十年之余,期间完成平生夙愿,被后人尊称为"寿圣″。高柴生前嘱咐众弟子,待他死之后不要把他送回山东老家,就在聚台岗周边找块薄地葬了,以期与那当年梦中的灵蛇为伴。弟子们尊他所嘱,子羔死后把他安葬在了聚台岗之侧,立碑永志。说来也怪,当地农人稼禾时,多有看到大蛇盘于碑后,有胆肥者近之,那蛇便嘶嘶吐信,似说让近者远之。农人敬子羔之名望,凡见大蛇出入墓地均行跪拜之礼。赘言少叙,书归正传。两千多年以后的巜太康县志》所载:聚台岗上的"南台书院”即为当年的辟雍学府。在聚台岗土生土长的今国之首富,大慈善家许家印先生少时因家庭贫困,为省灯油曾在南台书院趁月而读,后终成大器,之所谓地灵人杰乃谓之不虚也。这是后话。诗曰: 借说神话不神话,地灵人杰是我家。鸟瞰神州无垠处,长歌一曲剑弹铗。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