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第41天读《黄帝内经》第223句-22句。
第223句【原文】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身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意思:
邪风伤人,快得像风雨一样。所以医术高明的医生在病邪刚刚侵袭皮毛的时候就予以及时的治疗了,医术稍差的在病邪侵入到肌肤时才治疗,再差的在病邪侵入到筋脉时才治疗,更差的在病邪侵入到六腑时才治疗,最差的是当病邪已深入五脏时才治疗。
病邪传到五脏时,病就非常严重了,这个时候再去治疗,病人生还的概率只有一半了。
自然四时的病邪,感受之后最容易迅速传化而伤人五脏。
水谷饮食寒温的不适,感受之后最容易伤人的六腑。
第224句【原文】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意思:
疾病初起的时候,用针刺就可以治好;
邪气壮盛时,可待到它稍微衰弱些的时候再针刺,也能治好。
病情轻微而浮于表面的,适合用宣散的办法治疗,病情沉重在内的,适合用逐步减轻的方法治疗。
形体虚衰的,适合用补益的办法治疗。
如果形体不足,属阳气虚弱的,需要温补阳气;阴精不足的,需要用饮食厚味来滋补。
病在皮肤的,用发汗法。
病在上的用吐法,病在下的用疏导法,病在中而胀满的用泻下法。
吐泻疏
病邪猛烈迅疾的,用抑制收敛法,实证用散法或泻法。
关键是一定要查清疾病的性质,区别它是阴病还是阳病,是柔性,还是刚性。阳病则治阴,阴病则治阳。还要判定病邪在气还是在血,按照各自适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如血实用泻血法,气虚用导引法。
辨证论治,三因制宜
第225句【原文】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形气相得,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夭不泽,谓之难已;脉实以坚,谓之益甚;脉逆四时,为不可治。必察四难,而明告之。
——《素问•玉机真脏论》
意思:
大凡治病,首先一定要审察病人形体之盛衰,气息之强弱,颜色之润枯,脉象之虚实,患病之新久,然后再施以治疗,不要错过时机。
如果病人形体与气息相适应,是可治之症;面色光润鲜明,病也容易痊愈;脉象与四时相适应,也可以治疗;脉象柔弱而流利,说明有胃气,病也容易治疗,但必须抓紧时间了。
相反,如果病人形体与气息不相适应,就是难治之症:面色枯槁无光,病也难以痊愈;脉象坚实,病必加重;脉象与四时相违逆,则是不治之症。一定要审察这四种难治之症,清楚地告知患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