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谈的《沉沦》不是郁达夫的短篇小说集《沉沦》,而是他的短篇小说名篇《沉沦》。
要说第一次读这篇小说,得追溯到十几年前。那时候我刚离开生活多年的乡下,到二十公里外的县城读中学。刚好那会儿我正经历类似“少年维特”那样的烦恼,总之每天浑浑噩噩,过着忧郁得不像话的住校生活。在那样的背景下,我读了《沉沦》,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怎么个强烈法呢,这么说吧,那简直是口腔、鼻腔、胸腔、腹腔、盆腔五腔皆共鸣。当时我为了更深入理解小说,甚至上网查找有关该小说的赏析,并对赏析中所提的“爱国情怀”、“对底层文人同情”等说法深以为然。
今天整理书架时,瞥见许多年前买的一本《郁达夫文选》,便不由自主地翻读了起来,于是又重新读了一遍他的短篇小说《沉沦》。时过境迁,此番阅读竟有了异样的感想。
最大的“异样”是我不再觉得这篇小说表达了“爱国主义思想”。文中“他”数次哀叹“中国怎么就不强大起来”,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小孩埋怨自己的母亲不够漂亮,不够无私,奶水不够充足。换句话讲,与其说其体现了“爱国主义”毋宁说是“怨国主义”。我以前读文章没带脑子,对别人的文字也就偏看偏信。倒也不能怨那些写赏析的,他们只是掉入了先入为主的泥淖里罢了。在他们看来,因为郁达夫是左派爱国文学家,所以他的作品无论怎样写总与“爱国”挂钩。这是很可笑也很耐人寻味的现象。
有两个概念容易被人混淆,那便“眷恋”与“爱”。很多人往往把眷恋当成了爱,严格来说爱包括了眷恋和付出,而眷恋只是眷恋。
《沉沦》的主人公“他”远离故土到岛国求学,但细细品味就明白“他”的“忧郁症”其实跟远离故土或“祖国不强大”没太大关系。“他”是因为有“病”,所以才抱怨起“祖国不强大”。作为一个本该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他”不仅恨日本人,也恨一起求学的同胞和“他”的大哥,当然也恨“他”自己,甚至还娘兮兮地动不动就抹眼泪……自怨自艾的病态形象呼之欲出。
作者将主人公“他”的性苦闷和自卑心理描写的入木三分。这一类长霉的人,其实一百年后的今天也仍然比比皆有,只是病态的程度不尽相同罢了。这种病态的萌芽期最容易在青少年身上滋生,只要青少年们接受些许阳光的照耀,便可跨过阴暗,向好发展。而如果任由“霉菌”繁殖,难免会诞生出郁达夫笔下的那个“他”——这种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许终有一天能恢复正常,却已走了许多弯路,品尝许多苦果,呜呼哀哉。所以说,有病要趁早治——无论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很多人都说,郁达夫的作品常带有自传的性质。那是人家作者自己的事,这只关乎个人的写作风格,而无褒贬高下之分,不必深究。作为读者,我们只关注作品本身就好了。换句话讲,只须看鸡蛋好坏就行,如果非要研究下蛋的母鸡那就显得太无聊了。所以我只针对作品本身发表个人愚见。
短篇小说《沉沦》除了心理描写比较突出外,其他方面其实写得并不太高明。它之所以有较高的名气,得益于作者郁达夫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沉沦》是中国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文/若安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