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在前面的文章《五分中搞懂区块链》之中,已经详细的介绍了比特币的发展由来诞生和创造者的初衷。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回过头来再用心思考一下,你会发现,区块链也只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技术,仅此而已!
有人问,教授,你何这么说?
因为现实里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江湖,基于比特币、区块链的江湖越来越多人 ,也越来越不一样了。
那比特币的初衷是什么样的呢
比特币是由一群信仰自由主义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者和IT从业者发起的,推动整个体系初期的建设推动是一些顶尖的程序员、黑客,数学天才,密码专家以及各色奇能异士共同完成的,他们创造了一个最顶级的联盟。同任何此类组织一样,他们的共同点是高智商、高度自愿、高度推崇自由主义。比特币的成功模式,可以关注教授玩币公众号,参见教授的前面的文章,标题就是揭秘比特币的成功模式。
理想状态下区块链虽然是为了对抗中心化货币体系的无能(金融危机)和对大众的盘剥(通货膨胀税、铸币税等)。搞革命总得扛个大旗,这个“为民请命”的大旗一竖起来,立即就产生了共鸣,迅速火遍全球。再加上比特币在短短八年间,创造了100万倍的增长,创造了无数造富神话。
名利之下必出分化
随着比特币的内部小集团出现了多次火拼:内部出现了分化,以程序员为代表的“(信仰去中心化-经济自由主义者)原教旨主义者”主张坚持“去中心化”的初衷,并保持原定的2100万枚比特币数量不变,通过程序的更新降低交易成本,这对广大韭菜们是利好的。
但却动了控制比特币产能(资本家,矿工一族)的“修正主义者”们的蛋糕,他们主张扩容(实际上就是通胀),并最终替代全球央行,收取铸币税。
不幸的是,修正主义胜利了。
比特币在利益面前,原则是最不可信的了,它若还能发挥作用,只能说明利益还不够诱人罢了。
比特币当下的性质
比特币的发明者-中本聪为了验证自己的方案,进行的一次现实试验。
对于他来说也许只是个游戏,或者一群天才爱好者在进行完美的技术演绎,但是事态的发展显然超出他们的想象,人类贪念之下,比特币早已经偏离了开创者的初衷。
随着比特币的价值被投机客们一路炒高,重利之下,资本蜂拥而入!
区块链的底层代码是开放式的,类似于手机移动端的安卓系统。所以以太币,莱特币,各种山寨币层出不穷,现在已经有上千种类似的虚拟币,更多的将层出不穷,政府也在搞,各财团都在搞。
很多甚至都只是打着比特币的名义的电子盘,传统的架构,加个新的前端就可以讲个新的收“智商税”的故事。
比特币的原本理念是去中心化,却演变成各式的“中心”层出不穷;基于区块链底层开发的虚拟货币原定总数是有限的,现在却出现数千个种类的虚拟货币;绝大多数人投资比特币不是基于其价值基础,而是其升值空间!
当人们发现比特币不仅在区块链上有用,而且竟然可以吸引人用真实的钞票购买时,比特币的价值昼夕瞬变。各方都炒红了眼,原本超前的区块链技术被包装成花式项目到处圈钱,甚至形成了一系列的产业链!挖矿风靡一时,各式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纷纷上线,甚至衍生出利用虚拟货币融资的把戏,各种庞氏骗体。
而比特币除了炒作之外,因为其匿名性和流动性,比特币的作用更多是成了犯罪组织洗钱,非法转移资产,绑架勒索的工具,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带!
如果把比特币看作一场去中心化的货币试验,比特币生态正陷入一个加速中心化的漩涡:短期套利者成为其交易的主力,比特币作为支付方式的应用场景似乎到了尽头,只剩下作为投机/投资品的属性。
说到底,区块链本身只是一项技术,技术是中立的,然而由于人性的贪念和资本的逐利,技术的应用最终堕入了深渊!
比特币,未来会怎么样?
比特币要是能够走出乱象,修正自身的bug,就能成为一场货币革命么?
我身边有很多信仰比特币的的人,我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信仰,难道就是因为坚信比特币终究一天会取代现有的货币体系吗?
教授就再来剖析一下:
理论上:货币不是一种作为交易媒介的商品,而是由三种基本要素组成的一套社会型技术。
1、用来衡量价值的抽象价值单位;
2、信用记录体系,可以记录交易双方的信用余额或债务余额;
3、可转让,即被广泛接受,故可以用于清算。
所以理论上简单而言,货币就是一种可转让的信用。
纸币就是对央行中心化信任的一种合约,是对央行资产的软兑换约束的合约,整个金融世界都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之上的。
货币可以由任意材料构成,它代表的是可转让债务。
货币数字化的今天,未来我们会进入一个无现金的世界,货币只是一串数字,它作为交易的清算手段而存在。
所以这个层面来讲,数字货币是一种回归,确实是回归到货币的本源。
金融危机后,比特币横空出世,它似乎满足上面的三个基本特性,一度有人扬言将会取代现有的货币体系.。
但是:现代金融市场纷繁复杂,政治环境云谲波诡,过于理想化的比特币在这样的现实环境里,充斥着各种谬论与矛盾!
从货币的角度来看:
1、货币是没有价值的,而比特币有。
一般而言,价值来源于未来现金流的贴现。
如股票的价值来源于公司派发的股利的贴现,债券的价值源自息票和到期本金偿付的贴现。
比特币的“价值”源自何处?
是人们的理想主义,对自由观念的崇尚,还是人们对比特币将成为货币的乐观预期?
这恰是比特币悖论之所在,如果人们因为比特币的“货币属性”而投资,但是当比特币真的成为现代意义上的货币,其投资价值也会立刻消失。
就像我们现在还有谁把纸币作为一种投资产品吗?
再者,当1300万的流通的比特币,其中50%被900个人拥有时,便可断定这完全是一个显浅的、不流通的封闭市场。
明眼人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多么狭窄的交易市场。
所以比特币在这个层面上并不是真正的货币。
因此教授认为:不管这种数字虚拟货币吹嘘他们技术多先进(事实上并不先进),数量多有限(事实上是无限的),要是失去炒作和收藏价值,它本身的价值都是0,他们的价格仅仅是由交易者决定的。
虚拟的就是虚拟的。甚至还不如郁金香,郁金香至少还有实物,而虚拟的币什么都没有。
有一天泡沫破灭,一切虚拟的货币都会回归它的价值,那就是0!
2、比特币悖论还体现在2100万数量上限与通缩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比特币的支持者大多都以为,比特币是法定货币时代开始的信号:他们认为由于比特币2100万枚是恒定的(在理想状况下)。
比特币可被“创造”的数量由算法控制意味着它没有被人为滥发的危险,因而导致了它的一大优点:不会通货膨胀。
但是“创造”数量的逐年递减以及总量有限的事实却意味着它很有可能走到反面:通货紧缩。
如果比特币只在虚拟世界中流通,不与网络以外的实物发生接触,或只用于非法交易,那总体来说影响较小,并可受到现实货币的调节。
而目前,比特币早就与现实世界的物品建立了联系—比特币已被用于支付实物的费用,并可兑换多种货币,这就意味着比特币的紧缩会导致它的拥有者坐拥真实财富的增加。
即使其货币单位可以细分,但是在数量固定的前提下,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每一单位货币的价值仍然是递增的,也就是物价下降,这恰恰是金属本位的痼疾,也是其被抛弃的主要原因。
要是作为货币,比特币2100万枚的承诺肯定是其天然的bug。
3、从国家主权的角度讲:比特币更加不可能被成为是货币的!
无论何种货币,成为法币的充分必要条件有且只有一条——国家主权背书。
即使全民都认可某种货币,但是主权的暴力机器分分钟可以让这种货币歇菜。
王朝更新换代之际,这种事件频频上演。
而没有任何政府机器会容忍身边躺着这么一位不受控制的“自由货币”。
经济行为是国民的基础行为,对基础行为的管控,就是国家权力的切入点。
来个最直观的比喻:要是一切的交易支付行为都绕开了银行这种机器,这个税怎么收?
采用何种方式让广大瓜民心甘情愿的把口袋兜里的钱掏出来?
要知道国家权力的边界,就是主权货币的边界。
货币全球去中心化之前得有个主权去边界化的过程。
货币演化至今,已然成了国家权力的表征。
国家通过汇率,利率等多种手段调控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使用经济制裁进行政治博弈,这一切的载体都是各自的法币。
而现实情况是,现在全球政治板块并不是一体。
比特币即使能够在全球范围流通,但它是无法履行这种“政治经济平衡”功能!“欧元区一体化”的困局就是最好的例子。
比特币的未来在哪里?
除非国家主权给比特币背书,否则比特币一定会在这场泡沫破裂之后消亡,没有主权的背书,它永远只会存在于货币野史中。
所以教授更倾向于认为:比特币不过是互联网世界里,一群高智商天才对于争夺经济主权的集体意淫。
而炒作比特币的投机者们,参与的无疑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
注:本文欢迎大家转发!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以及教授个人观点,如果你有不同观点,欢迎与教授一起交流探讨!
本文由“教授玩币账号”发布,2018年8月16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