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只在梦中见成功
打开朋友圈,看见小A又发了一条说说。
伟人的光荣,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屡败屡起。
隔着手机屏幕我也能猜到,一定是他最近买的成功学书籍里提到了拿破仑。
如果说一般人对成功的渴望等级是2,那小A起码也是4。
小微对成功的渴望由来已久,在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这方面就已经出名了。据他曾经的室友讲,他曾在梦中接受过别人对他成功的祝贺。
尽管现实不如人意,小A多次陷入低谷,但只要读几本成功学书籍,就能让他回满血。
他说,每次读到这些成功人士的事迹,就感觉浑身充满了精神,好像自己已经成功一样。
他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是,当你决心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已经做好一半了。只是好几年过去了,至今未见另一半。
认识小A几年,除了多了小半个书柜的成功学书籍外,未见变化。
或许他已经成功了,就在每天晚上睡梦之后。
02书中不见黄金屋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流传甚广。
国外的一位读书爱好者,对这句话尤其相信。他不但在家中收藏了大量书籍,还把收藏这些书籍,全部背在自己的脑中。
校对资料,随口做答,分毫不差,观者讶然。
与人交谈,引经据典,无所不知,声名远播。
按理说,这样的人会在文学上有一番大成就,然而终其一生没有个人创作。同时代的人,讽刺他为长了脚的图书馆。
书中闻有黄金屋,万卷阅尽始道无。
单纯的记忆却没有吸收应用,如同守着宝箱却找不到钥匙,坐拥万金,穷困而亡。
03来时路上人烟稀
一个月前,我报名参加了一个写作课程。这个这个课程人气极高,光和我同班的就有数百人之多。
在此之前,我们都知道,写作之路必然艰辛,也都知道坚持写作会有回报。在之后我们也知道了,与我们同期的某位学员,一个月获得了3000多的稿费。
道理都懂,课程都上,榜样就在身边。只要我们跟得上节奏,写的文章早晚会有让他人认同的价值。一开始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起初,大部分人共同积极写作,少部分人在旁围观。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的文章渐渐变少了,几乎每过一天就会消失几个熟面孔。再后来,少部分人坚持写作,大部分人在旁围观。
我们都明白写作可能会很苦,我们也都明白苦尽会甘来。知道并做到的人已经遥遥领先,比如那位拿3000多稿费的同学,知道做不到的人还在原地踏步,比如某些交了学费之后,暗中围观,一声不发的同学。
我们从同一个起点出发,并肩走来,路越走,人越少,回首望去,不觉索然。
我想看很多书,学很多道理,我更想用实践来证明这些道理。学以致用,不枉所学。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1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