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住研发命脉,才能切中“药害”》
首段:
医药问题事关国民生命健康,一直都是社会重点关切的议题。面对癌症此类重大疾病,有药则生,无药则死。而国外进口专利药,以“天价门槛” 将大多病患拒于生门之外。只有加速自主研发,打破“国内无药” 的局面,才能使药价不再受制于人,从根本上解决病人吃不起药的问题。
分论点一:国内专利药研发能力不足是药价居高不下的症结所在。
除了水平不够的客观原因,新药研发的高成本和高失败风险都使国内药企研发积极性不高。国内无药可买,病患只能依赖进口专利药,他们除了支付药物本身垄断的高昂定价外,还得为国际运转流通的诸多中间环节费埋单。因此,若不能从根本上打破国外制药垄断,只是通过政府降税等举措来降价,恐怕疗效甚微。
分论点二:天价药压垮了医保, 病患只能“望药等死” 。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最新数字, 2014 年我国新发癌症病例超出 380 万,死亡 220 多万。 而被癌症病患们寄予希望的医保,由于覆盖范围广,且国民尚未普遍形成积极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意识,大病小病报销全靠医保,医保支出压力巨大。像癌症此类重大疾病,医保报销额度有限,绝大费用得病患独自承担,负担不起的只能付出生命。
分论点三:国产救命药的研发亟需社会共同发力,不该由病患个人埋单。
国产专利药的出炉,根本在于鼓励中国药企在专利药上的研发和生产,除了政府和社会慈善组织投入一定资金之外,还需要改革专利保护制度,鼓励药企购买专利或国内外药企合资生产,降低环节成本,发挥药企的积极性,以竞争促降价。普通大众除了积极缴纳医保之外,还应该主动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以提高患病时医疗报销比例,分散医疗支付风险,减轻医保支出压力,让医保有余力纳入更多救命药。
电影已经完成了它的社会使命,接下来就需要整个社会发挥合力,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国内专利药研发难题。病魔面前,社会联动远比病患的单打独斗更具杀伤力。
微博短评:
【程勇不是药神, 研发人员才是】近日,《我不是药神》电影的热映使得电影相关的“高价进口药”“仿制药” 等话题不断刷屏。 遭遇癌症等重大疾病,人们往往期待能有一位药神妙手回春,药到病除。 但真正让病人治得起病,用得上药的关键,不在于某个人,而在于提升国内整个医药行业新药研发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