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经理于上班途中已经决定一到办公室,就着手草拟下一年度的部门预算。
9点整:张经理准时走进办公室,由于觉得到财务部门取数据比较麻烦,就暂时不想拟草案,于是就开始整理办公桌,以起到以身作则的形象。
张经理去扔垃圾的时候,遇到了总裁办公室的秘书小王。小王问道:“老总正在找财务部李经理,你看到李经理了吗?”张经理又给李经理打电话,告知老总正找他。
9点30分:张经理花了30分钟把办公室整理得有条不紊。他满足地想休息一下,随手掏出一支烟。无意中看到昨天没翻完的报纸上的图片很吸引人,于是情不自禁地拿起报纸来。
10点30分:当把报纸放回报架,已经10点半了。他稍觉心安,正襟危坐准备开始工作。
就在这时,一位客户打来投诉电话。张经理连解释带赔罪地花了20分钟时间,才让客户平息了愤怒。上卫生间回来又加入办公室同事的“上午茶”。
10点50分:回到办公室,他果然精神焕发,满以为可以开展工作,一看表:10点50分!距离开部门联席会议只有10分钟,于是决定将草拟的工作留待明天。
正准备锁门时,接到来出差的高中同学的打电话,说是中午设了饭局,请他务必参加,并请他帮买返程的机票。张经理答应了买机票的事,正在由于时,同学说:“中午12点半,××饭馆见。”他糊里糊涂地就答应了,最后锁上办公室的门,就朝会议室走去。
张经理的半天工作就结束了。
从案例可见,张经理半天的工作内容实在是不能以量化的指标来衡量,由于不善于做时间管理,导致计划的工作无法完成。
具体而言,可以从人缘角度和绩效角度分析其管理能力。
1.人缘角度
从某种意义上说,张经理与下属和同事的关系都不错,也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合作力,从人缘角度来讲,应该算一个好人。
2.绩效角度
衡量企业成败的重要标准是利润,衡量管理者好坏的重要标准是工作绩效。所谓绩效,就是管理者为公司创造了什么成绩。
张经理的职位是部门经理,绩效考核里没有打扫卫生、帮助总经理秘书打电话、看报纸、喝咖啡。接客户的投诉电话在他的绩效考核里可能有,但是权重却有待争议。所以,尽管他没有迟到,但是做的工作没有绩效,也不能称为一个好的管理者。
时间是不可储存的,而且是单向的,在单一的时间里,完成一件工作就不可能完成另一件工作,案例中的张经理,把时间都用在不重要也不紧急,或不重要但很紧急的事情上,而重要紧急的事情却没有做,最终导致管理的失败和没有绩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