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 空
大圣,此去欲何?
踏南天,碎凌霄。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从小到大读过不少版本的《西游记》,每次都是读了一半就气的弃书不看了。唐僧小气、自私,若不是因为金蝉子转世,恐怕难当取经重任。书才读到一半,他已经三番五次表示路途遥远,取经恐怕不成,反倒是孙悟空在一旁鼓励着坚持了下来。齐天大圣顶天立地,威风凛凛,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偏偏就在唐僧手下受尽了冤枉和委屈。
孙悟空就是中国文化里的超人,我心中的真英雄。虽然最后也成了佛,可是这个荣誉对我而言实在是对孙悟空的贬低和禁锢。做什么“斗战胜佛”,我早已经是“齐天大圣”!
孙悟空成了佛,是成熟?还是无奈?我怎么有一点悲哀?
《悟空传》亦是网络小说中的经典。原著中大量的倒叙,插叙,凌乱,拼接,很非主流,酷且黑暗,处处充斥着各种情绪,很难想象影视导演会如何表现。文中的经典语句,在网络上流传甚广,演员念白以后,可会失了气势?因此出了《悟空传》的电影后,第一时间跑到电影院去看。
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果其不然,电影有惊喜也有失望。电影画面够酷炫,浓浓的朋克风和死亡金属范儿。剧情已经完全崩坏,变成酷炫版《风云》。
一众帅哥美女还是养眼的,满天飞的武器都充满了想象力,金箍棒和杨戬天眼的设计也是另辟蹊径、充满新意。只是如此高度机械化的天庭和还不如激光加爆炸的打斗更加符合神仙气质。
看一本书,看一部电影,若能心澎湃,多感慨,我想大都是因为故事引起了共鸣,由自己的人生,触动了内心的某个角落。当年读着《悟空传》,在论坛、聊天室里挥斥方遒,意气风发的青年,是否经过这十几年年岁的磋磨,如今或许已是有了啤酒肚,或是在沉浸在烟火气中,或许在觥筹交错间迎来送往,或许已被生活磨掉了当年锐气。
这个时候,再看看那个踏天碎地的大圣,几乎是具有补偿甚至救赎的意义。是什么还能让你拍案,是什么还能让你流泪,是什么还能让你“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偶尔是否也会感:“我要这铁棒有何用?.....”
再回味一下哪些经典语录吧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
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
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
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这个天地,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
我终不能改变那个开始,何不忘了那个结局呢。
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
你心中无爱,怎会懂珍惜二字。
负尽千重罪,炼就不死心。
因为我想活着,我不能掩藏我心中的本欲,正如我心中爱你美丽,又怎能嘴上装四大皆空。
“师父,我一直在想,天下万物,皆来于空,可这众生爱痴,从何而来?天下万物,又终归于空,那人来到尘世浮沉,为的又是什么?”
若是不悟,千里万里也是枉然,若是悟了,脚下便是灵山。
也许曾有过那样一个我,那样的生活过。他的身影印在这个时代里。我看见他的传说。”
知乎上有人问过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总有悟空情结?用户“陈明珹”的回答是:纵然他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但悲剧色彩却也总是他逃不开的符号。各种放弃各种挣扎,最后总是逃不过宿命两个字。
怎能忘了西游?
关于《西游记》,央视版的最正宗,《大话西游》最感动,《悟空传》最热血,歌曲《悟空》最无奈,电影版《悟空传》的海报最震撼。够酷,够燃,够热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