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画里的要素何尝不是诗歌里的意象小说里的风(房屋的布局与心理)

画里的要素何尝不是诗歌里的意象小说里的风(房屋的布局与心理)

作者: 敏而好学w | 来源:发表于2020-12-15 23:06 被阅读0次



柳如是在崇祯十六年所绘的一纸《月堤烟柳图》。从这幅图卷上看,这座拂水山庄,沿袭了明末文人空间的质朴风格,房屋建于一个平坦的岛上,有小桥与岸边相通,空间环境几乎被满目烟柳所包围,小岛岸边,停靠着一叶小舟,是为构图的平衡,是空间的延伸,也是她心内处境的写照。

一卷《月堤烟柳图》,让我想起“明四家”笔下的文人空间——沈周《桂花书屋图》轴、唐寅《事茗图》卷、文徵明《东园图》卷、仇英《桃村草堂图》轴,都藏在北京故宫。《桂花书屋图》里的书屋,被沈周设置为一个敞开的空间,面对一棵桂花树,还有一条蜿蜒的小溪,屋后,则是青黛的山峦。这幅画中,无论是书屋本身,还是周边的竹篱、门扉,都平朴至极,没有丝毫的声色与嚣张,但它却是那么美,美在建筑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相契。

假如我们打量元代绘画中的房子,我们很容易发现其中的不同——那个时代的画家,要么借助铠甲般厚重的山石,把屋舍一层层包裹起来,如马琬《雪岗渡关图》轴;要么把房屋安置在半山的位置上,在山崖的皱褶与山树的簇拥中,只依稀露出几个屋顶,如王蒙《夏山高隐图》轴、《深林叠嶂图》轴、《葛稚川移居图》轴、《西郊草堂图》轴、《溪山风雨图》册;甚至更加极端地把居舍托举到了一个不可企及的高度上,与世隔绝,如黄公望《天池石壁图》轴、《九峰雪霁图》轴、《丹崖玉树图》轴和《快雪时晴图》卷——我甚至怀疑在那样的高度上,是否可以有正常的生活。

后来,所谓“隐”与“显”、出世与入世的对立,就不那么尖锐了。二元选择带来的两难,渐渐被时间所溶解。自在的世界是无处不在的,不一定只有在深山绝谷、寂寞沙洲才能寻到,而士人的内心,也渐渐由幽闭,转向开放和坦然。

在明代绘画中,几乎找不到王蒙、黄公望这样不近人世的孤绝感,也不像倪瓒那样,把人间生活的一切场景全部滤掉。明代风景画上的房屋,大都平稳地坐落在平实的环境中,不一定要置身于奇胜绝险之地,也不需要高墙或者天然的屏蔽把自己遮挡起来,而是门轩开敞,与世界融为一体。在这个空间里,水自流,花自开,风自动,叶自飘,他们笑纳一切。

所谓“会心处不在远”,他们的目光,已由远方,收拢到质朴、亲切的生命近处,收拢到自己对生命与世界的真实体验中。这里不再是寂寞的江滨,而是温暖的溪岸,让我想起邹静之兄在电影《一代宗师》里写下的一句词:

有一口气,点一盏灯;有灯,就有人。

相关文章

  • 画里的要素何尝不是诗歌里的意象小说里的风(房屋的布局与心理)

    柳如是在崇祯十六年所绘的一纸《月堤烟柳图》。从这幅图卷上看,这座拂水山庄,沿袭了明末文人空间的质朴风格,房屋建于一...

  • 画里的风

    你是画里四季的风, 原谅我的拐杖和胡须, 让我对你脱帽致意。 你是百草抽出的颜色, 带着春尽泥土的气息, 当年我爱...

  • 易经里的意象

    易经中 圣人立象以尽意。 它说的象是卦象,说明最初的一个认识,是以意中之象表征物象,这种原始思维代表了一种努力求知...

  • 诗歌的灵魂,来自意象,你还在误区里打转吗?

    诗歌离不开意象。意象作为诗歌的实体性要素,诗歌是由意象组接、发展、转换而组合成的有机的意象系统。没有意象,就不可能...

  • 《唐诗里的黄昏意象》

    沐如春风 黄昏,是一天之尽,时间意义上的末路,一日光华的式微,是光明和黑暗的温柔交接时刻。从喧嚣到沉静,从燥热至微...

  • 《庄子》里的意象理论

    《庄子》里的意象理论 文学艺术源远流长,和哲学美学相互促进,中国也不例外,相关的论述可以追溯到易经,道德经,孔子,...

  • 活在江南的意象里

    江南,是我诗中的常用意象埋伏着一群打工的兄弟姐妹虽然我经常会被生活埋藏的地雷炸得支离破碎但是我不再仇恨生活而是感恩...

  • 《情人》——婚姻里的琐事何尝不是爱

    经常会听到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生活的越久就越会发现,说这句话的人是在为自己开脱,为自己的不负责找借口。爱情没有走...

  • 小说里的小说

    “啊~~好无聊的下午。” ”你还是一如既往地这么闲啊。“ ”哪有!我想到一个很庞大的计划。” “嗯。” “我要写一...

  • 画里的花,大自然里的画。

    山涧里绽放的一朵花,你只需静静的看着它,就足已抚慰心灵,大片大片的繁花,蓝色,紫色,些许粉红,她们静放自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画里的要素何尝不是诗歌里的意象小说里的风(房屋的布局与心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vggktx.html